導語:中醫(yī)學認為腎開竅于耳,如果腎陰虛或腎精不足就會導致耳部失養(yǎng)產生耳鳴。耳鳴往往伴隨眩暈、心悸、脾氣暴躁、五心煩熱,失眠健忘等癥狀出現。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在選取穴位的時候主要從滋陰補腎、補充精血兩方面出發(fā)。選取腎俞穴、太溪穴、足三里來滋陰補腎、補益氣血;再取翳風穴、聽宮穴促進耳部氣血循環(huán)來滋養(yǎng)耳朵。
1:腎俞穴-具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功效。
位于肚臍水平線與脊柱交點處下緣,旁開1.5寸(2橫指寬度)處即是。
2:太溪穴-在日常保健中,常用作頭暈目眩的治療,配合腎俞穴灸療具有補腎的功效。
位于足內側,內踝骨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3:足三里-人體保健常用穴位,具有補中益氣、調理脾胃、通經活絡、疏風化濕的功效。這里選擇主要是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
位于膝下3寸(4橫指寬度)脛骨外側2橫指處。
4:翳風穴-主治耳鳴、耳聾、口眼歪斜、口噤、頰腫、牙痛、瘰疬、暴喑、牙車急痛、耳中濕癢、耳紅腫痛、視物不清。還可治療面癱、腮腺炎、聾啞、顳頷關節(jié)痛。
位于耳垂后方乳突(是頭部兩側的顳骨上的錐形突起)下端前方凹陷處。
5:聽宮穴-主要治療耳鳴、三叉神經痛、頭痛、目眩頭昏等。
位于面部耳屏正中與下頜骨髁突之間的凹陷處,取穴時微張口耳屏與下頜關節(jié)凹陷處即是。
以上各穴位采用溫灸法,每天1-2次,每次20分鐘左右即可。
主要用于腦部、周邊等血液循環(huán)障礙。 1、急慢性腦機能不全及其后遺癥:中風、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癡呆。 2、耳部血流及神經障礙:耳鳴、眩暈、聽力減退、耳迷路綜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經障礙: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及神經障礙、老年黃斑變性、視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末梢循環(huán)障礙:各種動脈閉塞癥、間歇性跛行癥、手腳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價: ¥38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用于頭暈目眩,暴發(fā)火眼,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健客價: ¥4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健客價: ¥19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健客價: ¥28.5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用于肺胃蘊熱引起:頭目眩暈,口鼻生瘡,風火牙痛,暴發(fā)火眼,咽喉疼痛,耳鳴腫痛,大便秘結,皮膚刺癢。
健客價: ¥25用于肝膽火盛引起的耳聾、耳鳴、耳底疼痛、目赤口苦、頭暈目眩、大便于燥。
健客價: ¥19.5固精澀精。用于腎虛不固,遺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軟,腰痛耳鳴。
健客價: ¥12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耳鳴遺精。
健客價: ¥18.5養(yǎng)心安神,抑風。用于龍失調引起的風入命脈,神經官能癥,神昏譫語,多夢,耳鳴,心悸顫抖,癲狂,啞結。
健客價: ¥18清肝膽,利濕熱。用于肝膽濕熱,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耳腫疼痛,脅痛口苦,尿赤澀痛,濕熱帶下。
健客價: ¥7清熱散風,解毒,通便。用于頭暈耳鳴、目赤、鼻竇炎、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秘結。
健客價: ¥11.5滋腎平肝。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
健客價: ¥10清肝瀉火。用于耳鳴耳聾,口苦頭暈,兩脅疼痛,小便赤澀。
健客價: ¥28.5平肝潛陽,醒腦安神。用于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耳鳴口苦,心煩難寐。
健客價: ¥4心絞痛發(fā)作的預防性治療。眩暈和耳鳴的輔助性對癥治療。
健客價: ¥22心絞痛發(fā)作的預防性治療。眩暈和耳鳴的輔助性對癥治療。
健客價: ¥23滋腎養(yǎng)肝。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健客價: ¥6.8清肝瀉火,利濕通竅。用于上焦?jié)駸?,頭暈頭痛,耳聾耳鳴,耳內流膿。
健客價: ¥36補肝腎,強筋骨,烏須發(fā)。用于肝腎兩虛,頭暈目花,耳鳴,腰痠肢麻,須發(fā)早白;亦用于高脂血癥。
健客價: ¥58鎮(zhèn)靜、安神。用于“寧龍病”,神經紊亂,煩躁,精神恍惚,失眠,頭暈,健忘,耳鳴、顫抖,驚悸。
健客價: ¥20固精澀精。用于腎虛不固,遺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軟,腰痛耳鳴。
健客價: ¥11.5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血瘀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等。
健客價: ¥6.5補腎填精。用于腎氣不足,腰膝痠軟,記憶減退,頭暈耳鳴,四肢無力。
健客價: ¥138補腎填精。用于腎氣不足,腰膝痠軟,記憶減退,頭暈耳鳴,四肢無力。
健客價: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