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屬實(shí)效癥。初起于毛囊根部有一紅色埂結(jié),范圍局限,常伴有灼痛感。逐漸增大,中央變軟,出現(xiàn)黃白色膿栓,數(shù)日后軟化成膿,膿栓多自行脫落,排出膿汁,紅腫漸消而愈。本病一般多無(wú)全身癥狀,重者可伴有寒戰(zhàn)、發(fā)燒、頭痛、口苦咽干、便秘、舌紅、苔黃、脈數(shù)等表現(xiàn)。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
方藥一:
銀花30克,連翹15克,黃連9克,丹皮12克,赤茯苓15克,夏枯草30克,菊花9克,生地12克,玄參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兩次。
方藥二:
銀花30克大青葉30克生地30克赤芍15克山梔子15克丹皮15克連翅15克
扳蘭根15克玄參15克紫草12克
用法:水煎服,日2次。
方藥三:
野菊花12克雙花20克公英15克綠豆衣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代茶飲,連用5-7天。用于癤初起或作為預(yù)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