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銅代謝障礙是什么引起的
1.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 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所引起的少見疾病,1 912年首先由Wilson報道。本病起因是由于先天性的銅代謝障礙,使銅不能合成銅藍蛋白而廣泛沉積在肝、腦、腎、角膜等器官組織中,引起肝硬化、豆狀核變性、腎功能不全、角膜褐色素環(huán),有時可并發(fā)急性溶血。血清銅濃度及銅藍蛋白氧化酶活性降低,尿銅排泄增多。肝豆類核變性者銅吸收增加,達56%。而同時肝臟合成銅藍蛋白遠少于正常,從膽汁排出銅的過程發(fā)生障礙,于是引起大量銅在肝臟內(nèi)沉著,肝銅濃度可達正常人的20~50倍以上。肝內(nèi)銅沉著超過肝臟銅結(jié)合力時,血漿游離銅(非銅藍蛋白結(jié)合銅)就上升至正常的5~10倍,這就導致銅在肝、腦、角膜、腎等器官組織中沉著,造成危害。
2.Menke綜合征亦稱Menke卷發(fā)綜合征或Menke鋼絲樣發(fā)綜合征,是另一種先天性銅代謝異常的疾病。它以X鏈急性遺傳?;颊哐骸⒏闻K、大腦中銅減少,組織中銅酶(如細胞色素氧化酶、結(jié)締組織胺氧化酶、多巴胺β-羧化酶和酪氨酸酶)的活力減退,可能是上述病變的基礎。
先天性銅代謝障礙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先天性銅代謝障礙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貧血
先天性銅代謝障礙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關注排行榜
先天性銅代謝障礙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