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我國泌尿外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fā)病率呈升高趨勢。無痛血尿是膀胱癌最典型的先兆表現。
尿液紅色!尿中有血!這樣的字眼無疑透露著驚悚。
尿液顏色發(fā)紅有可能是血尿,也可能并非血尿。
例如大黃、利福平、氨基比林等藥物的代謝產物為紅色,人在服用這些藥物后,尿液就會呈現出紅色;
進食某些紅色水果蔬菜后,尿液也可能出現紅色。
以上這些情況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顯微鏡下檢查無紅細胞。因此,它們屬于假性血尿或色素尿,并不是真正的血尿,對健康是沒有危害的。
真正的血尿是顯微鏡下檢查可以發(fā)現尿液中含有紅細胞,當紅細胞數超過一定范圍即可診斷為血尿。
臨床上分為肉眼血尿(肉眼可見)和鏡下血尿(顯微鏡可見),前者直觀可見鮮紅色或洗肉水樣的顏色,后者尿色正常。
臨床上通過詢問患者血尿出現在排尿過程中的哪個階段以及有無血塊等情況,能大致判斷病變部位在腎盂、輸尿管還是膀胱。
例如前段尿含血提示有尿道出血,后段尿含血提示膀胱頸和三角區(qū)出血,如果是全程都有血尿,說明出血部位在膀胱及以上;暗紅色尿多來自腎盂,鮮紅色則可能為尿道疾病,帶有血塊的血尿有時可根據血塊的形態(tài)初步判斷血尿來源。
韓宇指出,尿常規(guī)和泌尿系統(tǒng)B超是血尿患者首選的檢查手段,但確診則需要進一步進行膀胱鏡檢查和靜脈腎盂造影,它可以確認出血的位置和原因。
通常,大多數血尿與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有關。
多數血尿患者伴隨有其他癥狀,例如前列腺炎、盆腔炎等泌尿系統(tǒng)感染引起的血尿常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泌尿系結石導致的血尿常伴有腰部劇烈絞痛等。
但有少數病人偶然出現肉眼血尿,但又沒有任何疼痛或其他不適,臨床上稱為“無痛性肉眼血尿”。
韓宇強調,40歲以上人群,如果突然出現無痛血尿,或在數星期內間歇性出現,必須高度警惕有可能是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這種情況下,膀胱癌的幾率高達17-19%,必須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