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yī)藥治療
(一)中藥透皮治療
博生癌寧所含藥物的有效成份具有高活性的抗癌離子的靶向作用,快速破壞癌腫組織中活躍的癌細胞質膜,從而能有效抑制,殺滅腫瘤細胞,且具有高度選擇性的不損傷正常細胞,并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加白細胞和血色素,防止患者因放化療而使白細胞急劇下降,避免了免疫功能和造血機能遭到破壞,使各種生命指征明顯好轉?;颊邫C體免疫力低下時,用博生癌寧穴位貼貼敷背部脊柱兩側的肺俞、肝俞和腎俞穴,可刺激穴位及骨髓,使造血功能得到改善,在短期內升高白細胞和血小板,使之恢復到正常水平。甲狀腺癌中晚期患者已出現(xiàn)廣泛浸潤及遠端轉移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加大博生癌寧用量,并配合口服“百福生膠囊”,內外兼治,針對性地進行抗腫瘤治療,固扶元氣,祛邪攻毒,達到有效地治療目的。
(二)辨證分型治療
1、氣滯血瘀型
證候:頸前腫塊活動受限且質硬,胸悶氣憋,心煩易怒,頭痛目眩,舌質紫黯,脈弦數。
治法:理氣化痰,散瘀破結。
方藥:通氣散結湯加減。黨參、當歸、粉、黃芩、貝母,川芎、膽南星、炮山甲、海藻、莪術、丹參,夏枯草、蜀羊腺、龍葵、丹參、豬茯苓、石菖蒲或四海舒郁妨湯加減。
黨參、當歸、天花粉、黃芩、貝母各15g,川芎、膽南星、炮山甲、海藻、莪術、丹參各12g,夏枯草、蜀羊腺、龍葵、丹參、豬茯苓、石菖蒲各20g或四海舒郁妨湯加減。
2、痰凝毒聚型
證候:頸前腫塊有時脹痛,咳嗽多痰,瘰疬叢生,舌質灰黯,苔厚膩,甚則筋骨疼痛,大便干,脈弦滑。
治法:化痰軟堅,消癭解毒。
方藥:海藻玉壺湯加減。海藻、夏枯草、海帶,陳皮、川芎、黃藥子,海浮石、海螵蛸、忍冬藤,黃芩,黃連,黃芪,貓爪草。或用海藻解毒湯加減。
海藻、夏枯草、海帶各15g,陳皮、川芎、黃藥子各12g,海浮石、海螵蛸、忍冬藤各12g,黃芩16g,黃連5g,黃芪20g,貓爪草10g?;蛴煤T褰舛緶訙p。
3、肝氣郁滯型
證候:頸前腫塊增大較快,常伴瘰疬叢生,咳唾黃痰,聲音嘶啞,咳喘面紅,有時腹瀉,小便黃,舌質紅絳,舌苔黃,脈滑數。
治法:疏肝泄火,軟堅消癭。
方藥:清肝蘆薈丸加減。川芎,當歸,熟地,蘆薈,白芍,昆布,海蛤粉,牙皂,青皮,天花粉,瓜蔞,魚腥草,紫河車,野菊花,土貝母,或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川芎8g,當歸6g,熟地10g,蘆薈10g,白芍15g,昆布12g,海蛤粉12g,牙皂10g,青皮10g,天花粉20g,瓜蔞20g,魚腥草20g,紫河車12g,野菊花12g,土貝母12g
4、肝膽實熱型
證候:患者多為老年,或患地方性甲狀腺病多年,突然甲狀腺增大,聲音嘶啞,憋氣,吞咽困難?;蛞蚴中g、放療、化療后而心腎陰虛。
治法:滋陰補腎,養(yǎng)心安神。
方藥:補心丹與都氣丸加減。天冬、麥冬、丹參、沙參、黨參、柏子仁、棗仁、豬茯苓、山萸肉、丹皮、澤瀉、熟地、山藥、女貞子、仙靈脾、旱蓮草各10g。有頭痛眩暈煩熱盜汗,腰膝酸軟等腎陰虛證候者,用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藥用:生牡蠣、生龜甲、白芍、玄參、天麥冬、海蛤殼、夏枯草、黃藥子10g
天冬、麥冬、丹參、沙參、黨參各15g,柏子仁、棗仁、豬茯苓、山萸肉各12g,丹皮、澤瀉、熟地、山藥、女貞子、仙靈脾、旱蓮草各10g。有頭痛眩暈煩熱盜汗,腰膝酸軟等腎陰虛證候者,用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藥用:生牡蠣、生龜甲各15g,白芍、玄參、天麥冬、海蛤殼、夏枯草各20g,黃藥子10g
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甲狀腺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一旦確診,只要條件許可,就應徹底清除原發(fā)灶和轉移灶,以防轉移和復發(fā),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這是甲狀腺癌手術治療的基本原則。但由于癌腫病期有早晚之不同,故手術的范圍亦應有別。手術時既須徹底(不造成癌細胞遺留和擴散),同時又必須安全(不危及生命,也不造成不必要的傷殘)。要根據甲狀腺的病理分型和臨床分期以及病人的年齡、性別來決定手術方式。
三、放射治療:放射治療是甲狀腺癌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分外放射和內放射,各有其治療的指征,要根據病理類型和手術情況選擇應用。
四、化學治療:化療對甲狀腺癌的效果很不理想。主要用于分化差或未分化癌術后的輔助治療,及不能手術或遠處轉移和術后局部復發(fā)迅速惡化的晚期癌的姑息性治療。
五、內分泌治療:內分泌治療對甲狀腺分化癌有肯定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使復發(fā)率及轉移率下降,并提高病人生存率。臨床上常用甲狀腺(干片)80~120mg/日,終身服用,也可用于甲狀腺癌術后的長期替代療法。
【中藥湯劑玉壸丹】
處方組成:川貝15g青陳皮各15g半夏15g海藻15g山慈菇15g貓爪草20g夏枯草30g玄參15g生牡蠣30g白英30g鼠婦15g蠐螬1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蓮30g莪術30g
功用:化痰消腫,軟堅散結。
主治:甲狀腺癌及各種轉移性腫瘤、頸部淋巴腫塊明顯者。
(實習編輯:江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