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大家常遇到的健康小狀況,不少朋友感冒時,或盲目購藥自服,或動輒選擇輸液,抗菌藥也吃,抗病毒藥也吃,輸液時往往還會被使用激素,不僅浪費金錢,更對健康不利。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小竅門,讓大家在不就診的情況下,也能通過癥狀對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有所鑒別,并掌握一定的用藥技巧。
感冒時的癥狀是多種多樣的,這正好提供了多種依據(jù),大家可以綜合下列各項提示,得出更準確的判斷。
1.發(fā)病率:絕大多數(shù)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新生兒、嬰兒細菌性感冒比例較兒童和成人略高,但仍以病毒性感冒為主;
2.病程:在未用藥的前提下,5天以上,癥狀沒有好轉(zhuǎn),多有細菌感染。
3.合并感染:病毒感染結(jié)束后,有繼發(fā)細菌感染的可能,但兩種感染同時發(fā)生并致病的情況則極為罕見,通常只出現(xiàn)在某些特殊病人中(如HIV患者)。
對感冒的病因有了傾向性的判斷后,大家一定急于了解該選哪些抗菌藥、哪些抗病毒藥,但要給大家的忠告卻是——不輕易用這些藥!你沒看錯,能不用的時候都不用,才是感冒用藥的第一原則!
無論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都有自限性,換句話說就是:不吃藥,要7天才能好,吃藥,一個星期就好了。
為什么有的人很少感冒,而有的人三天兩頭地感冒?你也許會說,很少感冒的人,是因為他們體質(zhì)好,但如果你肯正視這個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體質(zhì)好,也是有原因的,與他們不輕易用藥就有很大關(guān)系。
在各種抗菌物、抗病毒藥出現(xiàn)之前,人類就在各種病原微生物密布的環(huán)境中,繁衍生息了數(shù)百萬年而未滅絕,主要依靠的就是自身的細胞、體液兩大免疫系統(tǒng)。一部分免疫能力先天獲得,更多的則需要在與病原微生物的接觸、斗爭中產(chǎn)生。如今各種抗菌藥、抗病毒藥的廣泛使用,甚至濫用,令部分人的免疫系統(tǒng)未得到應(yīng)有的強化,在病原微生物入侵時,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
簡單地說,就是缺乏鍛煉,體育鍛煉,可以讓肌肉更強健、內(nèi)臟功能更好,而與細菌、病毒斗爭的鍛煉,則可以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形象地說,就如同常年奮戰(zhàn)在一線的警察,不但練就火眼金睛,時時保持警惕,對普通罪犯更是手到擒來,而一畢業(yè)就只坐在辦公室、有啥情況都靠特種部隊支援的警察,可能連一個小蟊賊都對付不了。
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感冒的機會,不借助抗生素,充分鍛煉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雖然短期內(nèi)有點難熬,但多堅持幾次,感冒的間隔時間就會越來越長,病程也會越來越短,再加上日常適當?shù)捏w育鍛煉,你也能成為一個“體質(zhì)好”的人。
感冒時,首先應(yīng)注意休息,避免激烈運動,讓身體將資源集中用于免疫系統(tǒng)的運作。同時要多喝水,因為任何免疫機制都離不開充足的水。喝水多,排尿就多,隨尿排出的水溶性維生素也就相應(yīng)增多,所以還要適當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水果和蔬菜是首選,但感冒時往往食欲不佳,所以也可以選擇這類藥物。
病毒或細菌可以交給免疫系統(tǒng)去應(yīng)對,但感冒帶來各種不同的癥狀,有時癥狀較重,令人煩惱、痛苦,有時感冒持續(xù)時間還會比較長,如何減輕這些癥狀,才是用藥的重點。
下面針對感冒的各種癥狀,提供一些建議和用藥參考。如果主要癥狀單一,那么盡量選擇成份也單一的藥品,而如果幾種癥狀都較重,則可以選擇復(fù)方制劑。
一、鼻塞
白天可以時常捧半杯熱水,鼻子置于上方吸取熱氣,沒明顯熱氣了,水也就喝光了,然后再接半杯繼續(xù)。睡前熱水泡腳,泡到微微出汗,對減輕鼻塞也是有幫助的。睡覺時可以使用通氣鼻貼。
含偽麻黃堿的藥物可以明顯減輕鼻塞,但會影響夜間睡眠。
二、流鼻涕
不少清鼻涕其實是沿鼻淚管流下來的眼淚,時擤時有,甚至鼻子都擦破了,膿鼻涕不用擤得那么頻繁,但會令呼吸不暢。
新型的抗組胺藥物,如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可明顯減輕流鼻涕的癥狀,尤其是清鼻涕。很多感冒藥中就含有苯海拉敏、氯苯那敏、曲普利啶等抗組胺成份,只是它們更容易引起白天打瞌睡等不良反應(yīng)。
三、打噴嚏
選藥同流鼻涕。
四、咳嗽
首先,“就怕咳出肺炎”這樣的廣告語,與“你知道嗎?很多感冒是細菌引起的”一樣,是在誤導(dǎo)大家,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咳嗽是人體一種保護性的反射,通過咳嗽,可以把痰、異物排出呼吸道,所以有痰就不要輕易用鎮(zhèn)咳藥。尤其是痰多的時候,忌用鎮(zhèn)咳藥(如復(fù)方磷酸可待因、強力枇杷露、克咳片/膠囊等),否則痰阻塞在呼吸道內(nèi),會令病情加重,此時應(yīng)選用袪痰的藥物(比如含氯化銨的藥物),如果痰還粘稠,則再輔以化痰的藥物(如氨溴索、鮮竹瀝等),痰順利排出來了,咳嗽自然也就減輕了。無痰而劇烈的干咳,可以使用鎮(zhèn)咳藥,但現(xiàn)有鎮(zhèn)咳作用很強的藥物,多含能成癮的成份,除非你對其很了解,否則不要長期反復(fù)使用。
五、痰
如果痰稀薄無色,一般無需服藥,而如果痰粘稠,則可以選用化痰藥,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此藥說明書上雖作未收錄,但筆者觀察到服用后血壓驟升的案例,故建議高血壓患者慎用)等,此外,還可以單用或加用鮮竹瀝、蛇膽川貝液、牛黃蛇膽川貝液(尤其是痰色黃的時候)等化痰類中成藥,并格外注意多飲水,使痰液變稀,易于咳出。
六、發(fā)熱
感冒時發(fā)熱,是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的外在表現(xiàn),退熱只是在必要時,為免疫系統(tǒng)的工作爭取更多時間,避免期間因高熱造成損傷,所以不是一發(fā)熱就要立即退熱,而是腋下實測體溫(體溫計上讀數(shù)是多少就是多少)超過38.5℃,才考慮退熱,如果人很清醒并能耐受,這個數(shù)值可以更高(同時可測量口腔或肛門處的體溫并記錄,作為物理降溫時的參考)。
退熱也不等于吃退燒藥,首先考慮的應(yīng)該是物理降溫,因為吃藥難免會有一定副作用,而物理降溫則不會。
物理降溫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75%的酒精(最常見的醫(yī)用酒精)兌上等量溫熱的水(注意是溫熱的水,忌用冷水),擦試額頭及太陽穴、頸部兩側(cè)、腋下、臂彎、手心、大腿根部、足心,即干即擦。稍后再測體溫(腋下體溫此時不能反映真實體溫,可改測口腔或肛門處的體溫),觀察體溫變化,若體溫不再升高或有所下降,說明有效,則繼續(xù)進行;若體溫恢復(fù)正常,則停止物理降溫;如果擦試半小時后,體溫仍在繼續(xù)上升,則考慮使用退燒藥。物理降溫時需注意,無論體溫有多高,腹部不可裸露受涼。
使用退燒藥需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選用安全性較高的品種,如常見的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有禁忌癥的除外),并避免使用緩釋劑型;
2.避免空腹使用退燒藥,包括非口服給藥。
3.對照藥品說明書的[用法用量],嚴格把握用量,因為退燒藥的血藥濃度須達到一定的閥值,才能實現(xiàn)有效退熱(以出汗為標志),所以不能隨意減量,也不可先服一些,見未出汗再補服一些。
4.高熱反復(fù)出現(xiàn)時,注意使用退燒藥的間隔最短不宜少于4小時,期間可采取物理降溫、服用姜湯或純中成藥制劑如(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爭取時間。極端情況下,間隔不到4小時而需再次使用退燒藥時,盡量選用非口服制劑,如直腸給藥的退熱栓,或肌肉注射的退燒針,只能口服再次給藥時,可以適當使用保護胃粘膜的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泮托拉唑腸溶片/膠囊等。
5.出汗時要及時補充水和鹽份(尤其是老年人),并以熱水為宜,可加入少量食鹽(有淡淡的咸味即可)。
6.退燒藥連續(xù)使用不宜超過3天,超過3天而仍然高熱,則建議就診。
7.如果有數(shù)天未排大便的情況,則通便(中醫(yī)稱為通下焦)也是有利于退熱的,尤其是嬰幼兒和老年人,可以視情況使用開塞露(大便干結(jié)難以排出時)、乳果糖及微生態(tài)制劑(如含雙歧桿菌、乳酸菌等的制劑,發(fā)酵酸奶)等。
七、頭痛
感冒頭痛時,要避免陽光直曬、嘈雜的環(huán)境,盡量選擇光線柔和或較暗、安靜的地方休息。
感冒頭痛時常用的鎮(zhèn)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其實和退燒藥是同一類,稱為“非甾類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既有解熱的作用,也有鎮(zhèn)痛的作用,有的還有抗炎作用,所以要注意避免重復(fù)給藥,尤其是選用復(fù)方制劑時。該類藥物對胃粘膜的影響較大,故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應(yīng)慎用,最好是在藥師的指導(dǎo)下使用。
和用于退熱不同,用于鎮(zhèn)痛時需注意以下三點:
1.定時飯后用,給藥間隔常為8~12小時(以具體藥品的說明書為準)。
2.連續(xù)使用一般不超過5天。
3.用于感冒的復(fù)方制劑中,除解熱鎮(zhèn)痛成份外,常含有咖啡因,可加強止頭痛的效果,而對睡眠的影響則因人而異。
八、全身酸痛
感冒全身酸痛時,往往伴有低熱,用藥可參照頭痛,但需注意也不宜選用緩釋劑型,否則出現(xiàn)高熱時,退燒藥的劑量不好把握,且對胃粘膜的影響時間也較長。
九、咽痛
感冒咽痛時,筆者不推薦使用各種含片,原因是現(xiàn)有含片只能短暫地緩解癥狀,在不含的時候則會反射性地讓你覺得更痛。建議口服清熱解毒利咽的中成藥,而脾胃虛寒者則建議在藥師指導(dǎo)下選藥。大家還可以嘗試下嘴里經(jīng)常含一點酸奶。
每個人對疾病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也會有需要外來藥物,幫助縮短病程的時候,所以還是針對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的差別,提供一點用藥參考:
病毒性感冒,可選用含金剛烷胺的制劑,也可單用或加用利巴韋林;細菌性感冒,不輕易用抗菌藥,不得不用時,一定要按時、按量、按療程用藥。
上述提示適用于大多數(shù)人,對特殊人群,則有需要特別關(guān)注的地方。本文不能盡述,僅提供部分參考。無論選用哪種藥物,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以免誤用。當然,向?qū)I(yè)的藥師咨詢,則更為妥當。
一、兒童
新生兒(0~28天)、嬰兒(1歲以下)、幼兒(1~3歲)、兒童(3~18歲)因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是感冒侵襲的主要對象,同時各種臟器、組織處于發(fā)育階段,又極易受藥物的影響,所以用藥需謹慎。
以退燒藥尼美舒利為例,盡管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已于2011年修改其說明書,禁止12歲以下兒童口服,但醫(yī)院仍不時收治到因服用尼美舒利導(dǎo)致肝衰竭的患兒。
二、老年人
老年人因多種臟器功能減退,無論藥物品種,還是劑量的選擇,都需要慎重。
仍以退燒藥為例,老年人對退燒藥的敏感性升高,高齡患者使用成人劑量,有大汗虛脫的可能,嚴重時可致命。
此外,高齡患者還需格外關(guān)注痰的問題,避免因痰阻塞呼吸道而發(fā)生危險,痰多時應(yīng)密切觀察,必要時采取吸痰措施。
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對孕婦來說,絕對安全的感冒藥是沒有的(包括各種中成藥),禁用的則有不少,大多數(shù)都需要慎用。而對哺乳期婦女,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藥物對嬰兒產(chǎn)生不良影響,用藥期間以奶粉代替母乳喂養(yǎng)是唯一可靠的辦法(因為藥物完全排出體外需要一定時間,所以用藥期間包括停藥后的一段時間,一般是數(shù)天)。
四、駕駛員、高空作業(yè)者、精密儀器操作者
因大多數(shù)感冒藥或?qū)е率人?,或引起幻覺、判斷力下降等不良反應(yīng),故用藥期間應(yīng)避免從事相關(guān)工作。
補充一點小知識,如果癥狀較復(fù)雜,或?qū)ι鲜霭Y狀不是太理解,可以到正規(guī)醫(yī)院簡單做一個血常規(guī),如果淋巴細胞比例明顯偏高,一般為病毒性感冒,如果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偏高,一般為細菌性感冒。
必須提醒的是,有些疾病的早期癥狀與感冒非常相似,所以伴有異常癥狀時,還是要及時就醫(yī),這里列舉其中一部分:
1.持續(xù)的高熱(在足量使用退燒藥后仍不能有效退熱)。
2.輕微咳嗽也有明顯的胸痛。
3.咳嗽聲音不響亮(俗稱咳半截嗽,就是有咳不出來、咳不完整的感覺)
4.痰中帶血。
5.皮膚或結(jié)膜下出血。
6.非常激烈的頭痛,或頭痛時伴視覺障礙,或頭痛時伴噴射性的嘔吐。
7.胸腹部持續(xù)或逐漸加劇的疼痛。
8.出現(xiàn)丘疹并越來越多,小丘疹溶合為大丘疹,再出現(xiàn)潰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