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因素促進了肥胖的發(fā)生,在這個“談胖色變”的年代,除了生活方式和飲食外,我們也不能忽略了其他的細節(jié)-比如長期服用的某種藥物,尤其是精神活性藥物、抗癲癇藥、抗高血糖藥和激素。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挖一挖這些潛伏的特務(wù)們。
1.抗精神病藥
對體重有不同的影響。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中,接受硫利達嗪10周治療后,估計的平均體重增加最高(3.2kg)。嗎茚酮不引起體重增加。
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中,氯氮平和奧氮平可導(dǎo)致體重增加最多(分別為4.4kg和4.2kg),其次是利培酮(2.10kg)。齊拉西酮不引起體重增加。
鋰(一種用于治療雙相障礙的心境穩(wěn)定劑)可引起體重增加。
2.抗抑郁藥
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可導(dǎo)致顯著的體重增加,尤其是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和丙米嗪。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SRIs)對體重的影響尚不太確定。短期使用氟西汀和舍曲林會導(dǎo)致體重減輕。相反,長期使用某些(但并非所有)SSRIs可能會引起體重增加,一項對284例接受氟西汀、舍曲林或帕羅西汀治療26-32周的抑郁患者的隨機試驗發(fā)現(xiàn)帕羅西汀組體重顯著增加,而舍曲林組體重增加不顯著,氟西汀組體重減輕不顯著。
3.抗癲癇藥
常用于治療雙相障礙的抗癲癇藥丙戊酸鹽(丙戊酸)和卡馬西平會引起體重增加。加巴噴丁可能也會引起體重增加。托吡酯和唑尼沙胺沒有這種作用。
4.糖尿病藥物
胰島素可能通過低血糖而刺激體重增加,且增加胰島素釋放的磺酰脲類也會增加體重。噻唑烷二酮類(如吡格列酮和羅格列酮)也會引起體重增加。另一方面,美國糖尿病預(yù)防項目中,二甲雙胍導(dǎo)致糖耐量受損患者小幅度但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體重減輕。
胰島素的作用具有劑量依賴性,一項試驗中強化治療組患者體重平均增加5.1kg,而常規(guī)治療組患者則平均增加2.4kg。在隨后一項針對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后體重增加的綜述中,糖尿病控制較差的患者和開始胰島素治療前有意識地減輕體重更多的患者,其體重增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