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常年喝湯喝出腎衰竭!罪魁禍首竟是它
摘要:嘌呤本身不傷腎,但是嘌呤在體內轉換成的尿酸很容易傷腎。有些人本身對嘌呤轉化的尿酸排泄有障礙,還有人是有慢性腎臟病的,這兩類人若是經常飲用富含嘌呤的菌湯,體內尿酸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形成尿酸結石。
俗話說:“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中國人極愛喝湯,民間長期流傳有不少“食療湯”。我們不會天天吃蟲草盛筵,不會天天吃海鮮大餐,但很多人都會天天喝湯,認為喝湯百利而無一害,而且是越補的湯越好。但大家往往忽略了:如果喝錯了湯,對人體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有一位來自南方的、常年喝湯的男子就喝出了腎衰竭。他從小就愛喝湯,再加上是一個生意人,總是在外面和客戶大吃大喝,每餐少不了各種滋補的濃湯。后來因為身體不適到醫(yī)院看病,竟被查出了腎衰竭。
您可能會感到疑惑,這位患者喝了什么湯導致了腎衰竭呢?其實,導致他腎衰竭的湯不是肉湯,而是菌湯?,F(xiàn)在很流行喝菌湯,而且在吃火鍋的時候,中間有一個專門熬湯的地方,里面放的就是各種菌類。然而,菌湯里含有一種特殊的傷腎成分,尤其適用各種菌(香菇、蘑菇、金針菇、紫菜、黑木耳、銀耳)熬出來的湯里面,這種特殊的傷腎的成分含量最多,這種特殊成分就是嘌呤。
病理常識:嘌呤是如何引起腎衰竭的
嘌呤進入體內后,經過
肝臟代謝,轉化成尿酸。尿酸要經過腎臟排泄,當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腎臟中,會導致
腎結石或是直接引起腎小管的炎癥反應,嚴重影響到腎臟的功能,最終出現(xiàn)腎衰竭。
也就是說,嘌呤本身不傷腎,但是嘌呤在體內轉換成的尿酸很容易傷腎。有些人本身對嘌呤轉化的尿酸排泄有障礙,還有人是有慢性腎臟病的,這兩類人若是經常飲用富含嘌呤的菌湯,體內尿酸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形成尿酸結石。一般的腎臟結石是大塊的,會引起尿路的痙攣性疼痛。但嘌呤引起的尿酸結石是微結晶,它不是堵在尿路,而是堵在腎里面很細的腎小管里,這種阻塞會引起腎小管驗證,嚴重者會出現(xiàn)腎衰竭。
一切為了你的腎
高嘌呤食物并不是只有做成湯才傷腎,它們炒著吃或是涮著吃也會傷腎。但相對來說,以湯的形式吃對腎的傷害最大,因為在熬制的過程中,其嘌呤濃度會越來越高。
除了菌類意外,豆腐、海鮮也是高嘌呤的食物。但相對而言,嘌呤含量最高的是用動物的內臟熬制的濃湯,像動物的肝臟、大腸等。很多人平時喜歡吃的鹵煮就屬于這種,建議大家少吃鹵煮。如果在不知道自己腎功能情況如何時經常吃這個,是會出大問題的。至于本身患有通風或是腎病的人,以及上了年紀,腎功能衰退的人就真的要對此忌口了。
避免傷腎這樣做
1.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如動物肝臟、腎、胰、腦等動物臟器以及濃肉湯、菌湯、雞湯、魚籽等。對高嘌呤的食品,食用前要先加水燉煮,并棄湯食用。植物性食物中,全谷、干豆、菜花、菠菜等也含一定量嘌呤,也要適當限制。也要限制脂肪攝入,因為脂肪能防止腎臟對尿酸的排泄。
2.多攝入富含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的食物,使組織中沉積的尿酸鹽溶解。多吃一些堿性食品,如菠菜、水果、礦泉水等,因為堿性環(huán)境中尿酸鹽易溶解,在酸性條件下易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