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容易引起急性腎損傷?
當患者存在下列情況時,應特別重視腎功能的保護,以免出現(xiàn)急性腎損傷。
1、各種原因所致的大量失血(如外傷、手術中失血等),多種原因和途徑的液體大量丟失(如嘔吐、腹瀉所致胃腸道失水,多尿腎性失水、皮膚性失水等),均可造成血容量不足,此時流向腎的血液減少,致腎缺血,容易誘發(fā)急性腎損傷。
2、接受心外科手術或其他外科大手術后。
3、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血壓過低等心血管疾病。
4、嚴重感染和敗血癥。
5、嚴重創(chuàng)傷,如燒傷、擠壓傷、嚴重骨折等。
6、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子癇等產(chǎn)科重癥并發(fā)癥。
日常生活中,生病吃藥是常事,可“有病亂吃藥”禍害匪淺。頭疼腦熱,亂服感冒藥、止痛片,出現(xiàn)急性腎損傷的病例并不少見。
最常見的致腎損傷的藥物種類包括:
1、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硫酸異帕米星等)和萬古霉素腎毒性強,頭孢菌素類抗生素也是誘發(fā)腎損傷的常見藥物。
2、利尿劑。
3、影像學檢查所用的離子型含碘造影劑,如泛影葡胺等。
4、手術用麻醉藥。
5、中藥,如減肥藥、排石沖劑中的木通、厚樸、防己、蒼耳子、朱砂等。
6、抗惡性腫瘤藥物。
7、解熱鎮(zhèn)痛藥
這些藥物在脫水、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腎臟病患者及老年人、幼兒中應用時特別危險,易誘發(fā)急性腎損害,選擇用藥前必須充分評估腎功能并定期檢測,盡可能選擇療效相似而腎毒性小的替代品。
此外,已存在慢性腎疾病的患者,由于腎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功能受損,當合并某些加重腎損傷的因素如感染、尿路梗阻、水電解質(zhì)紊亂、腎毒性藥物使用時,可引發(fā)病程進展從慢性轉(zhuǎn)向急性腎損傷。
總之,防微杜漸,審慎用藥,急性腎損傷的防治還須從身邊的點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