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v在线,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大全视频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泌尿頻道 > 泌尿治療 > 治療用藥 >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手術治療新進展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的手術治療新進展

2017-04-21 來源:醫(yī)脈通泌尿外科  標簽: 掌上醫(yī)生 喝茶減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減肥 cps聯(lián)盟 美容護膚
摘要: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和同時進行的膀胱鏡檢查既是膀胱癌的重要診斷方法,也是NMIBC主要的治療手段。TURBT可以切除肉眼可見的全部腫瘤,同時可以對切除的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得到準確的分級和分期。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最常見的腫瘤,而且多為惡性腫瘤,常見病理類型為尿路上皮癌,其中80%的初發(fā)腫瘤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其治療方式以手術治療為主。膀胱部分切除術是治療膀胱腫瘤較早運用的方法,目前尚未完全淘汰。隨著醫(yī)療設備的改進及醫(yī)療技術的提高,對于NMIBC的治療也相應的發(fā)展,現(xiàn)就其手術治療的進展作一綜述。

  一、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

  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和同時進行的膀胱鏡檢查既是膀胱癌的重要診斷方法,也是NMIBC主要的治療手段。TURBT可以切除肉眼可見的全部腫瘤,同時可以對切除的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得到準確的分級和分期。傳統(tǒng)的TURBT不能使用電解質溶液作為介質,易發(fā)生水中毒及由閉孔神經(jīng)反射導致的膀胱穿孔等并發(fā)癥。目前以生理鹽水作為介質的等離子雙極電切法已普及,該方法是通過工作電極激發(fā)鹽水形成等離子體對組織進行切割和凝固,電流僅在局部形成回路。與傳統(tǒng)的單極電切技術相比,雙極電切的主要優(yōu)點是減少圍手術期出血,減少水中毒風險,術后恢復快。從術者主觀來講,在進行雙極TURBT時,可以保證切割的組織邊緣清潔,更容易判斷切除范圍,從而能更準確地進行腫瘤的切除。

  電切相對于開放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yōu)點,但電切對于基底較大的腫瘤,以及側壁、前壁或頂壁腫瘤處理較困難,不易徹底切除,術后復發(fā)率高。在側壁腫瘤電切時電流還容易導致閉孔神經(jīng)反射,引起膀胱穿孔及大出血等并發(fā)癥,增加了手術風險。對于較大的腫瘤,電切時出血較多,造成視野模糊,影響手術操作,手術時間的延長可導致電切綜合征,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且該手術方式不適用于安裝心臟支架或心肺功能不全、長期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

  二、二次經(jīng)尿道電切

  TURBT術后有較高的腫瘤殘留率和復發(fā)率,特別是對于中、高分級的T1期膀胱腫瘤,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首次電切后的腫瘤殘留率可高達30%~44%[6]。陶勇等[7]對37例TURBT術后患者行膀胱鏡檢查發(fā)現(xiàn)腫瘤殘留率為16.2%。郄云凱等[8]在對176例TURBT后患者進行切緣及基底的病理檢查中,發(fā)現(xiàn)切緣陽性率為19.3%,其中腫瘤基底陽性率為11.9%,腫瘤邊緣陽性率為7.4%。術后隨訪3年其復發(fā)率高達35.6%。甚至有報道TURBT術后腫瘤殘留率高達58.1%。TURBT術后復發(fā)的因素較多,可能與腫瘤數(shù)目、腫瘤直徑、腫瘤分級以及術后是否正規(guī)膀胱灌注等因素有關。對于Ta期的膀胱癌,二次經(jīng)尿道電切(repeated-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R-TURBT)發(fā)現(xiàn)腫瘤的殘留率可達27.1~38.7%,同時對腫瘤分期的低估率為5.1%~6.5%。對于T1期的膀胱癌,R-TURBT發(fā)現(xiàn)腫瘤的殘留率為32.9~64.3%,腫瘤分期低估率為1.7%~11.3%。對于最初分級為G1、G2、G3級的腫瘤,R-TURBT后均發(fā)現(xiàn)有殘留腫瘤。研究結果表明,腫瘤最初分級越高,R-TURBT病理結果腫瘤殘留率越高,腫瘤分級與R-TURBT腫瘤殘留率有相關性。Yucel等研究了對于首次TURBT后診斷為T1期的腫瘤R-TURBT發(fā)現(xiàn)腫瘤殘留率與腫瘤數(shù)目及大小的關系,發(fā)現(xiàn)直徑>3cm的腫瘤R-TURBT腫瘤殘留率為48.6%,而直徑<3cm的腫瘤殘留率為16.0%。術者的臨床經(jīng)驗不足、首次TURBT質量不高、手術不夠規(guī)范、切除深度不夠等,也是導致腫瘤殘留及復發(fā)的重要因素。Zurkirchen等對214例淺表性膀胱癌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發(fā)現(xiàn),初學者術后腫瘤殘留率為37%,而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術后殘留率為27%。為了減少術后腫瘤殘留和復發(fā),有學者采取對腫瘤基底反復切割、燒灼、剝脫,徹底去除結構混亂的腫瘤等非正常結構組織,直至看到正常的膀胱壁固有層或肌肉結構,這種手術方式不利于判斷腫瘤浸潤的深度,其術后復發(fā)率為15.8%。

  首次電切應當盡可能將腫瘤切除,深度應達肌層,送檢的病理標本應包含逼尿肌組織,這樣才能有比較精準的病理分級。關于R-TURBT的時機和應針對哪些腫瘤進行R-TURBT,目前尚無完全一致的觀點。歐洲泌尿外科學會診療指南建議對符合以下情況的患者,在首次TURBT后的2~6周進行R-TURBT:①首次TURBT不徹底的患者;②首次TURBT標本中沒有肌層組織者,TaG1腫瘤和原位癌除外;③所有T1期腫瘤;④G3級腫瘤,原位癌除外。許克新也認為對于首次TURBT術后病理分級和分期比較高者應行R-TURBT,而且應提高首次TURBT手術質量。

  三、膀胱腫瘤整塊剜除術

  整塊切除可以獲得完整的膀胱腫瘤標本,能使病理醫(yī)生更準確診斷切緣及浸潤深度,有利于獲得精準的病理分期,對術后膀胱灌注方案、預后的判斷以及個性化的隨訪方案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良好的整塊切除可以避免R-TURBT,因此有學者提出整塊切除是治療NMIBC的"金標準"。隨著激光技術的發(fā)展,醫(yī)用激光逐漸應用于膀胱腫瘤的治療中。由于激光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靈活的操縱性,在膀胱任何部位均可行膀胱腫瘤整塊剜除術,尤其是在側壁、頂壁,這是單極電切無法達到的區(qū)域,而且能有效避免閉孔神經(jīng)反射,使膀胱腫瘤整塊剜除術具有替代TURBT成為標準術式的潛在可能。目前較常用的激光如下。

  1.鈥激光:

  是泌尿外科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激光,波長2100nm,穿透深度0.4mm,利用鈥激光的爆破力,在膀胱腫瘤剜除過程中可以將瘤體自基底掀開,可以精確地解剖出膀胱的黏膜層及肌層,完整地切除腫瘤。鈥激光手術出血少,能有效減少或避免癌細胞種植或經(jīng)淋巴途徑擴散,對于預防腫瘤早期淋巴結轉移及復發(fā)有重要的作用。

  2.綠激光:

  波長532nm,穿透深度0.8mm,汽化作用強,與血紅蛋白高度親和,完全不被水吸收,氣化同時產(chǎn)生l~2mm的凝固帶,具有非常好的凝血效果。綠激光手術的膀胱穿孔發(fā)生率和術后膀胱沖洗時間均優(yōu)于TURBT,較適合老年患者。其光束有側出和直出兩種方式,He等采用直出光束對45例膀胱腫瘤患者行整塊剜除術,認為直出綠激光對NMIBC行整塊剜除術高效、安全,而且腫瘤分期可以進行精確評估,對預后評估更有指導價值。

  3.銩激光:

  波長2μm,又稱2微米激光,其對組織的熱損傷小,適合軟組織手術,可以降低腫瘤的局部復發(fā)率。Migliari等對58例膀胱腫瘤患者進行了銩激光剜除術,術后90d做R-TURBT及基底部活檢,均未發(fā)現(xiàn)腫瘤復發(fā),認為該術式能精準判斷腫瘤浸潤深度,并可避免R-TURBT,是潛在的替代TURBT的手術方式。

  4.其他激光也有應用,如:

  釹激光,波長1060nm,切割深度一般為3~5mm,但因激光前端發(fā)射的能量散射,切割深度較大,可造成膀胱穿孔。

  采用激光進行腫瘤整塊剜除術時,一般認為腫瘤直徑<4cm是安全的[22],對于腫瘤數(shù)目雖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數(shù)目較多時,手術時間較長,無法體現(xiàn)剜除術的優(yōu)勢?;谄浜玫闹寡Ч约翱杀苊忾]孔神經(jīng)反射,Kramer等[23]認為直徑>1cm的腫瘤,使用激光整塊剜除是安全的,能獲得更精確的病理分期分級;在低能量狀態(tài)下能更有效降低不良反應。

  四、水刀在NMIBC治療中的應用

  水刀是一種新型的手術分離切割設備,是精細水束分離技術與電外科技術的有機融合體,常應用于消化道腫瘤的黏膜下剝除以及肝葉的切除;現(xiàn)在也逐步應用于泌尿科的無腎蒂阻斷的腫瘤剜除術及保留性神經(jīng)的前列腺癌根治手術,其在膀胱腫瘤整塊剜除術中的應用目前國內外尚無較成熟的經(jīng)驗。

  水刀的優(yōu)點:①具有高度的組織選擇性;②無熱損傷,且分離沖洗機對液體抽吸使手術視野保持清晰;③出血少。采用水刀行膀胱腫瘤整塊切除時,先在膀胱黏膜下注水,利用水壓將腫瘤自肌層分離,使腫瘤抬高;增加了腫瘤基底與肌層的間隙,能很好把握切除的深度,使得腫瘤可以被精準切除而又不至于切穿膀胱壁。在膀胱肌層適當注水,也可以增加肌層的"厚度",緩沖電切、電凝對膀胱壁的刺激,減少閉孔反射的發(fā)生。在腫瘤距離輸尿管口較近的情況下,利用其組織高選擇性,能很好地準確切除腫瘤而又不損傷輸尿管。基于水刀的特性,特別適合于NMIBC的黏膜下剝除,Jacques等認為用水刀行腫瘤黏膜下層剝除,降低了手術難度,術者操作更為簡單,加快了手術速度。

  綜上所述,對于NMIBC的手術治療,整塊剜除術具有病理分期精準的優(yōu)勢,并且減少了術后腫瘤殘留,避免了R-TURBT,尤其是激光技術的應用,使其具有了替代TURBT成為標準術式的潛在可能;而水刀的應用,更使該手術方式變得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目前關于水刀膀胱腫瘤剜除術的病例數(shù)量尚少,還需大樣本、長期的隨訪數(shù)據(jù)進一步驗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