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山城麗水,獲批成為“省歷史文化名城”。
“心情非常激動!這是一件盼望已久的大喜事。”盡管喜訊從省府大院傳出已過10多天,民盟麗水市委專職副主委吳積雷還是異常興奮。
日前,吳積雷在電話中對我們說,麗水終于成為省歷史文化名城,這不僅是某個群體、黨派的事,而是全市人民共同參與的結果。這張金名片對于麗水,能更好地彰顯歷史文化地位,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fā)展……
“吳積雷說出了麗水人民的心里話!”麗水市規(guī)劃局的領導表示。
我們祝福麗水,同時也祝福全省的11個市!因為至此,我省11個設區(qū)市實現(xiàn)“滿堂紅”——都已是歷史文化名城。
走訪在處州大地,我們感受著麗水人的喜悅,傾聽著他們多年來踏實苦干,爭創(chuàng)省歷史文化名城的堅實腳步……
史說麗水韻味無窮
——千年州府風雅麗水
千年山水古城、風雅古都、軍事要沖、文化之邦,是甌江中上游的明珠……
中國劍瓷之鄉(xiāng)、中國石雕之鄉(xiāng)、中國廊橋之鄉(xiāng)、中國香菇之鄉(xiāng)、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中國攝影之鄉(xiāng)……
黃帝文化、劍瓷文化、石雕文化、畬族文化、湯顯祖文化、廊橋文化、華僑文化、香菇文化、紅色文化等,多彩迷人……
看著這些,人們就能知道:她,就是麗水!
確實,麗水人是值得為之自傲的。千年處州府,風雅麗水城!
麗水,地處浙西南,毗鄰閩北,甌江中上游,我省陸域面積最大的設區(qū)市。浙江第二大江甌江,是她的母親河。
早在4000多年前,這里就已有人類活動。好川人在此刀耕火種,繁衍生息,好川文化開啟了浙西南的文明之光。蓮都區(qū)呂步坑窯址始燒于南北朝,是甌江中游已發(fā)現(xiàn)的時代最早之青瓷窯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設立處州府,掀開處州古城1400多年的歷史畫卷。自建制以來,麗水城都是浙西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
“處州不城山作堵,百嶂千峰自翔舞”。唐貞元六年,刺史齊抗將城移建至今萬象山西的小栝蒼山巔,從而形成東、北、西三面環(huán)山,南傍甌江,山、水、城高度融合。處州古城依江扼山,連接婺、臺、甌、越、閩等地,素稱“甌婺八閩通衢”。
歷經千年風雨滄桑,古城格局與街巷肌理至今基本完好。劉祠堂背等3片歷史文化街區(qū),自南向北分布,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麗水古城的風貌,且保存著象征城市興盛的古城及其中軸線。城西有咸豐五年修建的屢豐堰;城東有唐代修建的好溪堰;城南有南明湖穿城而過。西郊就是與古城脈絡息息相關的碧湖古鎮(zhèn),為處州府城“街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游有建于南朝蕭梁天監(jiān)四年的“國寶”通濟堰,是我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設施,1500年來依然作用巨大。
麗水山水形勝,鐘靈毓秀,地域多元文化特色鮮明。歷代名人輩出,如宋代參知政事何澹,著名詩人葉紹翁;明朝開國功臣劉基;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祖等。文物古跡遺存眾多、門類齊全、品種豐富,尤以古代摩崖石刻和古村鎮(zhèn)鄉(xiāng)土建筑在省內占有重要位置。擁有全國重點文保13處,省級文保78處,省歷史文化名城2座,國家和省歷史文化保護區(qū)11處。其中,市區(qū)有國保和省保8處,市保21處,不可移動文物241處。
麗水更是紅色文化重地,革命戰(zhàn)爭貢獻突出。全市9縣(市、區(qū))都是革命老區(qū),在全省獨一無二。粟裕、劉英等革命先輩曾在此英勇戰(zhàn)斗,麗水一度是中共浙江省委的機關駐地……
麗水非遺燦爛多姿。全市有國家級非遺11項,省級非遺65項,市級非遺152項。“龍泉青瓷傳統(tǒng)燒制技藝”、“木拱廊橋營造技藝”,更是麗水引以為傲的2項人類非遺。
2012年春,麗水市明確提出“申報省歷史文化名城工作”,并列入“十二五”規(guī)劃目標。“申名”和保護工作扎實推進……
近日,省政府發(fā)文批復,認為麗水歷史底蘊深厚,城市建制脈絡清晰,古城格局基本完整,紅色文化價值突出,同意麗水市為省歷史文化名城。至此,麗水終于如愿躋身省級名城行列!
古城遺存無價珍寶
——能保盡保不遺余力
炎炎夏日,古城麗水一片祥和。登臨南明湖畔濱江公園高聳的應星樓,“棟宇翚飛,四顧軒豁”,麗水景貌一覽無遺。近千米的古城墻城門遺址,在烈日余暉下,顯得格外巍峨輝煌,似在向世人顯耀著那久遠的歷史……
“處州府城墻遺址,自東邊的行春門,至南面南明門,再到西邊萬象山南麓,至今保存的城墻約900多米,北面的麗陽門還有49米城墻。”同行的麗水市規(guī)劃局干部介紹說,處州府城墻始建于隋代,設望京、行春、南明等6城門。南明門及古城墻依山傍水,沿甌江而立,南面設甕城。這些城墻以及泄水閘口、護城河遺址、城濠等相關遺跡,就是延存至今的古城舊址。穿越歲月的長河,處州古城昔日之獨特繁華,仿佛就在眼前……
時遷歲久。處州府城墻,承載著麗水城市的歷史信息,是城市的歷史記憶,詮釋著城市發(fā)展的進程。“古城墻是本無字史書,麗水的無價寶”,市規(guī)劃局局長吳小平說,作為古城整體保護的重要部分,日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2005年被列入省級文保單位后,麗水市專門撥款進行修繕,復建了南明門城樓等。僅行春門城墻保護修復,投入的資金將達3000多萬元。
清晨,78歲的謝根土老人常會來南明門上,打太極健身。對已有750歲的南明門,他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家就在南明門邊上,是在這玩著長大的。”老人說,保護起來了,看著也舒暢……
2009年,麗水采取了進一步的保護措施。城墻保護工程,涉及考古發(fā)掘、基礎加固及馬道修復、護城河與周邊環(huán)境整治等。重建行春門段城墻,是古城墻修繕保護的重中之重。市里還專門發(fā)文明確了“行春門原址整體保護意見”,城樓為木構重檐歇山式,造型與南明門相仿,規(guī)模則更為宏大。在行春門區(qū)塊規(guī)劃歷史街區(qū)。
“最是處州南園景”。南園居于古城萬象山公園,倚江而立,秀氣逼人。唐時已是處州的名園,宋時有蓮城堂、鶯花亭、點易亭等,是文人雅士的游賞作詩勝地。這些年來,麗水先后斥資數千萬元進行復建。煙雨樓、烈士陵園、蓮池、蓮城堂、少游祠、點易亭、鶯花亭等,古色古香;仿宋建筑點綴以假山樹木、亭臺樓閣、池塘小橋,再現(xiàn)了歷史名園的風貌。
鑒于濱江區(qū)塊為古城遺存的主要區(qū)域,市里特別作了“古跡保護規(guī)劃”??傮w布局為“一區(qū)、一帶、五點”:整個江濱區(qū)塊;處州府城墻一帶;洞天樓、水障、天妃宮、觀前井和平政橋埠頭等五點。以行春門甕城保護為前提,新大猷街調整規(guī)劃,線型北移。將沿江的古城墻、古閘口、甕城、護城河及其附屬物一體性保護,形成“南明門—行春門”沿江古城墻景觀帶,現(xiàn)已初現(xiàn)雛形……
應星樓便是景觀帶上的標志性建筑。“古栝士風彬彬,著聞東浙。”1207年,在宋處州郡守王庭芝主持下,建筑了應星樓。1944年毀于戰(zhàn)火,2009年斥巨資,擇址濱江公園重建。仿宋風格的挑檐翹角大型塔樓,高達9層45.9米,雄偉壯觀,氣勢恢弘,給處州古城平添了幾多風韻情懷。登臨斯樓,其喜洋洋……
古城南明門
千年處州終須上榜
——全城參與協(xié)力創(chuàng)“名”
“我省11個大市中,只有麗水還不是‘名城’。在這榮譽的殿堂里,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處州古城,怎能缺席?”2012年春的市政協(xié)三屆一次會議上,民盟麗水市委特別提交的提案,就是“建議麗水市創(chuàng)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吳積雷便是提案的帶頭人。
民盟的提案,道出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聲:麗水應該躋身名城!
“麗水當然不能缺席!”麗水市委、市政府給出了明確的回應。其實,這項工作早已在謀劃,而且已實施了古城遺存修繕等大量工作。當年6月,確定了申報省級名城的任務與目標。
“麗水是遠遠落后了。‘申名’是傳承麗水文脈、保護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使命,是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徑。”在去年5月初的“申名”動員會上,市政府主要領導強調,全市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積極推進……
相關工作緊鑼密鼓,有序展開。成立市“申名”領導小組,市長親任組長。編制規(guī)劃,落實資金,解決困難,陸續(xù)出臺法規(guī)政策措施,分期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按照“規(guī)劃方案先行、維修整治并進、保護利用并重”的原則,構筑“一城一鎮(zhèn)三街區(qū)”、各具特色的名城保護框架體系;層層落實職責,部門各司其職,齊心協(xié)力,納入目標考核;將遺產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逐步提高專項經費比例。廣邀專家,出謀劃策,外出取經,集思廣益……
凝心聚力,卯足干勁。“申名”迅速成為公眾關注的熱詞。麗水市申名辦公室向全體市民發(fā)出倡議書,新聞媒體不斷宣傳造勢,引導鼓勁。舉辦了“申名”主題宣傳月,組織“我為新館作貢獻”民間文物捐贈。社會各界群起響應,積極參與。僅有關歷史文化遺產內容的“文化墻”,就長達3000米。宣傳“申名”、保護遺產,成為民眾的共同訴求,自發(fā)參與文化資源挖掘、文化資料征集、文保單位認護、文物捐贈。
麗水市博物館、麗水攝影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慶元廊橋博物館、遂昌湯顯祖紀念館、中國畬族博物館爭奇斗艷。麗水三寶館等民辦博物館如雨后春筍……全市已有館藏文物3萬多件,市博物館館藏文物1萬多件。
“一個城市沒有文化遺存就沒有靈魂。麗水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眾多的鄉(xiāng)愁記憶。”積極參與“申名”的退休教師黃麗芳說,申報名城能讓古城更美好……
“麗水古城的遺存,涵蓋古城池、古街區(qū)、古水利、古建筑、古遺址、名人勝跡、摩崖石刻、革命史跡等眾多體系門類。”市文廣出版局局長周一紅介紹,針對遺存現(xiàn)狀和文保管理基礎,麗水市加快構建科學完善的名城保護規(guī)劃體系,組織實施“文化品牌提升、博物館體系建設、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文物古跡保護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歷史文化挖掘研究”六大工程;正確處理保護與建設、保護與利用、保護與申報的辯證關系。
六大工程有序推進,申報基礎不斷夯實。積極提升甌江文化品牌內涵;編制劉祠堂背、醬園弄、高井弄等3片歷史文化街區(qū)保護規(guī)劃;分步實施處州府城墻、譚宅等文物古跡的保護工程;推進南城博物館、通濟堰博物館建設,形成以市為龍頭、縣(市、區(qū))為骨干、民辦為輔助的博物館體系;開展可移動文物普查,深入挖掘和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檔案資料庫……
去年5月底,完成3片街區(qū)的申報文本,申報省歷史文化街區(qū)。公布市區(qū)歷史建筑保護等級以上的遺存,達到“歷史街區(qū)內有60%的歷史和傳統(tǒng)風貌建筑”。
“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保護整治,是個重頭戲。”按照立足歷史事實、突出文化底蘊、彰顯街區(qū)特色的思路,實施“一街一策”。劉祠堂背街區(qū)側重劉基文化,醬園弄街區(qū)側重醬坊文化,高井弄街區(qū)側重紅色文化和市井百業(yè)。已公布歷史建筑87處,科學編制文物本體的保護修繕方案,全面加強其空間尺度、歷史風貌、歷史街巷及建筑原真性的保護。目前,修繕保護工程正在逐步實施中……
“看著古城的樣貌,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心里覺著踏實。”家住劉祠堂背的“老麗水”劉永安感慨說,年代久遠的老房子,代表了城市的過去,都是獨一無二的。
獨特古城弘揚特色
——做亮“紅色”加濃“古鎮(zhèn)”
“麗水‘申名’,既要看到現(xiàn)實基礎和有利條件,又要看到差距和挑戰(zhàn),”麗水市委主要領導強調,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fā)揮申報省名城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前瞻性,急起直追、迎頭趕上。按照“找出來、保下來、亮出來、串起來”的思路,集思廣益找定位,整合資源造亮點,提煉具影響力的精品工程……其中,紅色文化、碧湖古鎮(zhèn),就是兩大“明珠”,“申名”的重要“壓艙石”。
“紅色文化之鄉(xiāng)”,是麗水的特有品牌,擁有多個第一和之一。全市所有縣、市、區(qū)都是革命老區(qū),為全省唯一;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浙西南第一個黨組織;紅軍初創(chuàng)時期,麗水是中央紅軍在浙江的第一塊根據地;抗戰(zhàn)時期,麗水一度是中共浙江省委的機關駐地,抗戰(zhàn)的后方;解放戰(zhàn)爭中,麗水是浙江三大根據地之一;麗水擁有革命遺址的數量,居全省之首……
“我們十分珍視厚重的紅色文化。”市領導介紹說,這些年來,麗水設法多方籌資,采取積極有效的舉措,持續(xù)進行保護修繕。僅在市區(qū),就先后按歷史原貌,重建和修復了劉英舊居、興華廣貨號舊址、黃景之律師所等中共浙江省委機關舊址及新四軍駐浙辦事處等;修建了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占地面積達1.2萬平方米;興建了劉英學校……
相關保護工作還在不斷加強。發(fā)展紅色旅游,將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tài))文化“強強結合”,實現(xiàn)紅色旅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舉辦“紅色之旅”、“紅色旅游月”等活動,探索“一中心多條線”的紅色旅游格局,創(chuàng)建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紅色旅游景區(qū)。
“碧湖鎮(zhèn),歷史上即是處州府城‘街市’的重要部分,歷史沿革緊密。”市文廣局負責人說,700多年來,主街、巷弄、道路、住宅等,都較完整地保留著傳統(tǒng)風貌格局,現(xiàn)存巷弄有31條。碧湖上街,許多清代店鋪、石庫門四合院式宅宇尚在經營使用。
長達2.5公里的人民街,酒坊、篾店、木器店、打鐵店、藥店等店鋪林立,還有許多宅院、祠堂、殿堂、古橋、古井等。古鎮(zhèn)歷史傳統(tǒng)、集市文化、民間文化豐富多彩。擁有國、省、市級文保單位沈家邸、沈宅、概頭經幢、保定窯址等7處。
更值得一提的是,碧湖鎮(zhèn)擁有千年古渠通濟堰。始建于南朝,包括渠首樞紐、渠系工程、調蓄工程及防洪工程,現(xiàn)存拱壩長275米,為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干渠迂回22.5公里,分鑿支渠48派/條、毛渠321條,建閘72座,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1500余年來,碧湖平原得益于通濟堰的灌溉,致碧湖古鎮(zhèn)成為“處州糧倉”,農貿興旺、市井繁榮,素享盛譽。
“自然地,碧湖古鎮(zhèn)成為麗水‘申名’的重要砝碼。”市規(guī)劃局副局長王平說,古城保護規(guī)劃中的“一城一鎮(zhèn)三街區(qū)”格局,其一鎮(zhèn)即是蓮都的碧湖。市、區(qū)、鎮(zhèn)三級合力齊心,統(tǒng)籌兼顧,抓緊制定名鎮(zhèn)保護規(guī)劃,全面梳理遺產資源,挖掘歷史文化底蘊,加大保護力度。并且果斷提出,與麗水申報省名城一起,同步申報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
古街區(qū)、古村落、古民居等,充滿民風民俗韻味……碧湖古鎮(zhèn)的保護范圍已明確劃定,保護要求正在逐步落實,“古堰畫鄉(xiāng)”風貌日益展現(xiàn)。碧湖人欣喜地看到,千年古鎮(zhèn)正煥發(fā)出迷人魅力和勃勃生機。
“通濟堰是我們的母親堰。”堰頭村80高齡的諸葛金文,守護古堰已50年。他家祖輩恪守堰規(guī),已守護了70年。他十分贊成“申名”保護,已把護堰的責職傳給了兒子,囑咐世代傳承下去……
諸葛“護堰世家”,成為當地人學習的榜樣。人們遵循堰規(guī),加上政府的有力保護主導,使通濟堰千年不毀,至今依然發(fā)揮著巨大的灌溉利世效能。
近日又傳來喜訊:作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通濟堰“申遺”,已順利通過國內專家的考察評估,一致同意向國際灌溉排水委推薦,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多元文化異彩紛呈
——人杰地靈獨樹一幟
古老的處州大地,孕育了諸多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
黃帝文化相傳縉云仙都是軒轅黃帝升天之地。這里的黃帝祠宇與陜西的黃帝陵,形成“北陵南祠”格局。
劍瓷文化龍泉寶劍創(chuàng)始人歐冶子被尊為劍業(yè)的祖師,龍泉青瓷是我國制瓷史上歷時最長、規(guī)模和影響最大的窯系之一。
石雕文化青田石雕已有1700多年歷史,青田石被推選為四大名石之一。
畬族文化景寧是我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也是華東地區(qū)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畬族風情濃厚。
湯顯祖文化明代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湯顯祖,曾任遂昌縣令5年,創(chuàng)作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浪漫主義戲曲代表作《牡丹亭》。
廊橋文化麗水境內留存著90多座風格各異的古廊橋,為全國數量最多、歷史最悠久、歷史沿革最具連貫性。
華僑文化全市有30萬華僑華人,僑居海外已300多年,分布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劉祠堂背歷史文化街區(qū)
劉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14歲到城中的“郡庠”讀書,47歲回處州為官。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yè)、開創(chuàng)明朝。嘉靖年間,為紀念劉基功績,處州府奉旨在此建造開國元勛祠。這里因此改名劉祠堂背。
劉祠堂背曾是處州府城內的主要街路,承載著古城歷史的重要印記。街區(qū)面積為3.16公頃,核心保護范圍1.02公頃,是現(xiàn)存最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古城街區(qū)。內有省級文保黃景之律師所及28處歷史建筑。街區(qū)蘊含著劉基文化、傳統(tǒng)商市文化、民俗文化等,將成為麗水歷史民俗文化活的博物館。
南明山摩崖石刻
麗水城南的南明山,是浙南名山之一,素享“括蒼之勝推南明”美譽。山上崖壁留有東晉至清代的珍貴題刻58處,主要分布于石梁、高陽洞、云閣崖。有東晉著名道學家、醫(yī)學家葛洪的“靈崇”,北宋杰出書畫家米芾的“南明山”、處州郡守劉涇的書贊題刻等。南明山摩崖題刻具有歷史年代跨越長,布勒密度高的特點,多出自名人、書家、朝使手墨。內容豐富多樣,有書名、題詠、軍事、水利等,堪稱古代文化藝術的寶庫。為國家級文保單位。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于市區(qū)東南角佛頭巖上,臨甌江。建于明萬歷十三年,為8面9層樓閣式磚塔,高約38.48米。塔身全部用青磚砌筑,塔內置有磚梯,可登臨至7層。建筑精巧,外觀秀麗挺拔,與周圍青山秀水相映成輝。是麗水古城的重要標志。
位于市區(qū)醬園弄內,由譚宅和小譚宅兩座院落構成,占地面積計1825平方米。譚宅建于清道光年間,二層樓磚木結構,有門廳、正廳、后寢、下房4進。小譚宅建于清代中后期,為正屋和偏房兩部分。坐北朝南,硬山頂,陰陽合瓦。正屋二層樓,磚木結構,前后廳兩進,穿斗式梁架。譚宅構造考究,布局合理,工藝精美,是浙西南清式住宅的典型實例,也是麗水城區(qū)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呂步坑窯遺址
位于蓮都呂步坑村西側社山的東北坡、西北坡。始燒于南北朝(六朝),至唐晚期衰落。產品有碗、盅、罐、硯、盤口壺、燈盞、缽、盤、執(zhí)壺、缸等。器物胎骨較粗厚,釉色有青褐、青灰、黃綠等,采用龍窯明火疊燒。其為甌江中上游已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之青瓷窯址,對研究甌江流域青瓷發(fā)展史具重要意義。
“申名”成功,是個新起點。麗水正在抓緊編制名城保護規(guī)劃,加快完善保護體系,明確保護重點與原則,揚長補短,持續(xù)推進,傳承弘揚處州輝煌的歷史文化,為著名的“綠水青山紅土地”增光添彩,給世人彰顯一座靚麗獨特的浙西南名城!
祛除痱子。用于蚊子、跳蚤、虱子、臭蟲、螞蟻以及其它微小昆蟲的叮咬引起的各種皮膚瘙癢。
健客價: ¥8.9益氣養(yǎng)血,祛風通絡。用于氣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所致的體虛乏力,眩暈,心悸,失眠,關節(jié)肌肉酸痛,麻木無力等癥。
健客價: ¥52養(yǎng)陰清熱,滋補肝腎。用于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綜合癥。
健客價: ¥33祛風化痰,退熱鎮(zhèn)驚。用于小兒驚風,發(fā)燒咳嗽,嘔吐痰涎。
健客價: ¥9.21、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 2、敏感細菌引起的鼻竇炎、中耳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 3、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以及肺炎支原體所致的肺炎。? 4、沙眼衣原體及非多種耐藥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宮頸炎。? 5、敏感細菌引起的皮膚組織感染。
健客價: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