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美在幾個方面
1、滋潤皮膚:可加速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延緩衰老。
2、美眼: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松弛老化現(xiàn)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3、美體:艾灸可疏通經(jīng)絡、和諧骯臟、平衡陰陽、調節(jié)內分泌、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從而駐顏養(yǎng)顏。
灸美顏,分為兩個大派!
艾灸在美顏方面,分為兩個:
一個是在面部溫灸,促進面部的氣血循環(huán),疏通面部的經(jīng)絡於堵,從而改善氣色;另一個是全身調理,在全身的多個穴位上進行溫灸,給身體注入元氣,身體元氣足了,氣血足了,青春也就回來了。
當然,也可以兩個方法兼修。
1、面部溫灸
印堂→太陽穴→眼部(瞳子膠、承泣、四白)→臉頰→鼻翼→嘴周→頜尖→頸部→耳周,以此順序由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無力。
面部時間:10分鐘,眼部時間:3分鐘。
2、身體溫灸
①合谷:《四總穴歌》說“面口合谷收”,就是說合谷穴具有治療面部病癥的作用,因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經(jīng)絡氣血。
②腧背部穴:膈俞,肝俞,腎俞,脾俞。背部穴位可增強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水腫。
③水分:水分臍上1寸處。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時可消除水腫。
④三陰交:艾灸此穴可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調節(jié)內分泌。
⑤血海:大腿內側,膝蓋骨內側端向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
⑥關元:小腹正中,肚臍下面一巴掌的位置(四指并攏的寬度)。
⑦氣海:肚臍下面,肚臍和關元穴的中點。
⑧足三里: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⑨太溪: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在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艾灸此穴,可滋陰益腎。
做全身調理時,用溫和灸的方法艾灸,每次每個穴位10-15分鐘,或灸至穴位暖和、微微發(fā)紅即可,艾灸距離穴位3-5厘米,隔天艾灸一次,10次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
艾條懸灸法較隔姜灸法更為安全簡便,患者在專業(yè)老師指導下施灸,但是起效較慢,須堅持長時間治療。
艾灸禁忌
1.空腹,過飽,酒后,極度疲勞和一切熱性紅腫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暈灸。
2.嬰幼兒、昏迷患者、感覺障礙、皮膚潰瘍處、腫瘤晚期、糖尿病、結核病、出血性腦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婦禁止艾灸。
艾灸事項
1.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靜,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馬上艾灸。
2.艾灸后,要樂觀愉快,心情開朗,精心調養(yǎng),戒色欲,勿過勞,清淡素食,以助療效。
3.使用灸法調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從久,要有長久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樣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于養(yǎng)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4.艾灸的時間,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失眠癥在晚上灸比較好。
5.艾灸的不良反應,一般無不良反應,但由于體質和癥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發(fā)熱、疲倦、口干、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xù)施灸即能消失。
6.施灸后,要避免著涼,秋冬季待穿戴整齊后,頭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門。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當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風寒。
7.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溫白開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活血化瘀。
健客價: ¥29艾炙保健
健客價: ¥79溫通經(jīng)脈、驅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15溫通經(jīng)脈、驅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21.9主要用于對患者泌尿系統(tǒng)引流、導尿。
健客價: ¥19.9活血化瘀。
健客價: ¥15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28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钛觥?/p> 健客價: ¥112
見說明書。
健客價: ¥10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09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02適用于慢性軟組織損傷、勞損和慢性骨關節(jié)炎癥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