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得過手汗癥的人恐怕無法理解那些手汗癥患者的痛苦:一天24小時只要是醒著,手總是濕濕的,甚至會嘀嗒嘀嗒往下滴水,無論是玩觸屏手機,電腦打字、寫字、開車,打麻將、跟人握手,都特別痛苦,“簡直像個怪胎”。但在北大人民醫(yī)院胸外科主任醫(yī)師劉彥國眼中,想徹底根除手汗癥并不難,只要從胸腔開個小口,把控制手汗的“電源”掐斷就行。
其實,并非有手汗就是得了手汗癥。手汗癥主要是先天性的、遺傳因素決定的疾病,與后天的生長環(huán)境或者發(fā)育情況沒太大關系。診斷一般以汗量和對患者生活的影響程度來作為判別標準,分輕、中、重三級,因為手汗出在手上,很多患者都傾向去皮膚科、內(nèi)分泌科或中醫(yī)科診斷,但這些科室其實沒有什么有效療法,因為讓手汗橫流的“幕后主使”并非是手上的汗腺,而是胸腔的交感神經(jīng)。
“那這交感神經(jīng)為啥不在手上斷,非要在胸腔斷呢?”有的患者會覺得因為治療手汗癥做個胸腔手術有點大動干戈。劉彥國主任表示,雖然汗腺在手上,但汗液的分泌需要交感神經(jīng)支配,而這個神經(jīng)就是從胸腔來的,也只有在胸腔的時候,交感神經(jīng)才是和感覺神經(jīng)、運動神經(jīng)分開的。“如果不在胸腔斷,而到了上肢之后,交感神經(jīng)、感覺神經(jīng)、運動神經(jīng)三個神經(jīng)像一捆電線似的穿插在一起,根本擇不開來,如果擇了,還會影響手的感覺和運動。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它的上游,還沒匯到一起的時候,把交感神經(jīng)斷一下。這樣靶向性很明確,不會對身體造成其它影響。”劉彥國說。
胸交感神經(jīng)切斷術安全性很高,對身體的干擾和打擊非常小,整個手術時間也就15分鐘,患者從進入手術室到從麻醉中清醒大概只要1個小時,從入院到出院,也就一兩天。手術前,通?;颊邥茸鲆粋€全身麻醉,接著,醫(yī)生就會在患者的腋下切一個不到1厘米的小口,把胸腔鏡送進胸腔,進去找到胸交感神經(jīng)后,輕輕一斷就完成了。手術的效果不僅好,而且立竿見影,可達95%以上的治愈率。
“有的患者做完之后還會有些惶恐,‘怎么手汗一下就沒了’或者‘怎么身上多了汗’,其實,都是正常反應。”劉彥國主任介紹,T3、T4兩種切斷術式是目前手汗癥治療的主流手術方式。T3段位置高些,切斷后患者的手會更干一些,對于手汗的治療更徹底,但是它的代償性的軀體出汗比較重一些;T4段位置低些,切斷后一部分的患者手還會潮一點,沒有那么干,但優(yōu)點是副作用小,軀體代償性出汗很輕。
“術后1-2天就能正常上學、上班了,根據(jù)需要適當吃些止疼藥,等到一周后拆完線身體就能完全恢復了。”劉彥國提醒。
作為中國第一位做手汗癥課題的臨床醫(yī)學博士,劉彥國從2000年就開始鉆研“手汗癥”?,F(xiàn)在,他早成了“手汗圈”里的紅人。就在上周,劉彥國僅一周時間就做了17例手汗癥手術,還被熱情的“粉絲”們拖進了患者交流群,笑稱他們這群“年輕的水手”因為劉主任高超的醫(yī)術從此徹底告別了“滴滴嗒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