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衛(wèi)生與牙周病的關系
雖然全身健康會影響牙周病發(fā)病,但口腔衛(wèi)生狀況與牙周病有直接關系??谇恍l(wèi)生好,也就是菌斑清除徹底,牙齦炎低,牙周狀況就好;反之,口腔內菌斑、牙石很多,齦炎則不能避免。如果這種情況持續(xù)存在,就會引起牙周炎。
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口腔內殖居著300多種細菌,但只有少數(shù)單一菌種或幾種結合可引起牙周組織破壞。特異性菌斑學說認為:牙周病是一組具有相同臨床癥狀,但有不同致病因子和不同臨床過程的疾病,即各種不同類型的牙周病由不同的特異性細菌所致。
健康齦溝殖居的菌種與牙周袋殖居的細菌有明顯差異。健康牙周處齦上菌斑薄、細菌量少(102~103),主要為革蘭陽性球菌和桿菌,約15%為革蘭陰性桿菌。齦炎時齦下菌斑中微生物量增加(104~106),革蘭陰性桿菌較多?;悸匝乐苎讜r,齦下區(qū)附著菌斑增大,以絲狀菌為主,非附著菌斑中見革蘭陰性桿菌;在快速進展型牙周炎中,非附著菌斑中含有大量的革蘭陰性不酵解糖的細菌。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患者齦下菌斑的成分與成人慢性牙周炎大不相同,主要為非附著菌斑,其中65%為革蘭陰性桿菌,主要優(yōu)勢菌為伴放線桿菌和嗜二氧化碳噬纖維菌。成人牙周炎總微生物量增加(105~108),與引起牙周炎關系密切的細菌有牙齦卟啉菌、福塞類桿菌、伴放線桿菌以及齒垢密螺旋體。雖然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素,但少量菌斑在機體的防御機能控制之下,維持能動的生態(tài)平衡,仍可保持牙周組織的健康。從刷牙與牙齦炎和菌斑的關系,連續(xù)數(shù)天不刷牙,可見菌斑和牙齦記分迅速上升,刷牙后菌斑和牙齦記分很快下降。
當然,還有許多個體雖然長期口腔衛(wèi)生差,但其牙周組織卻能保持健康;相反,有些患者口腔衛(wèi)生保持得相當好,非常注意自我口腔保健,卻患有嚴重的牙周病。這可能是由于牙周組織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不同所致,牙周組織的抵抗力與營養(yǎng)狀況密切相關。營養(yǎng)狀況可以影響牙周組織健康。人體吸收的營養(yǎng)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纖維和礦物質,這些物質提供牙周組織代謝、修復和維持正常功能的需要。營養(yǎng)缺乏將造成牙周組織以上功能降低。蛋白質缺乏時牙周結締組織變性,牙槽骨疏松;蛋白質缺乏還影響抗體蛋白合成,免疫能力下降;維生素與牙周組織膠原合成有關,它們缺乏會造成牙周組織創(chuàng)傷愈合困難。綜上所述,營養(yǎng)是維持牙周組織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營養(yǎng)不良將使牙周組織對口腔局部刺激因素的抵抗力降低,易患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