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結核分枝桿菌性角膜炎別名:非典型分枝桿菌角膜炎
(一)治療
NTM性角膜炎的治療原則為: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相結合,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相結合,急性期禁用激素。
對于早期NTM性角膜炎,首選1%~2%阿米卡星(Amikacin)滴眼液,每30~60分鐘1次,連續(xù)使用48h,之后酌情減量;對于中、重度患者可同時給予結膜下注射4%阿米卡星0.5ml。阿米卡星對角結膜上皮有明顯的毒性作用,且易產(chǎn)生耐藥菌株,故最近有學者提出局部使用新的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如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AM)、羅紅霉素(Roxithromycin,RTM)或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TM)來作為治療的首選藥物。對于重度患者應同時口服克拉霉素片或阿奇霉素片,均為500mg/次,2次/d。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對NTM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以新一代氟喹諾酮類中的加替沙星(Gatifloxacin)效果最好,其滴眼液濃度為0.3%,且對角膜的毒性較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低。
對于藥物治療無效病情繼續(xù)發(fā)展的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包括角膜病灶清除術、板層角膜移植術或穿透性角膜移植術,術后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或加替沙星滴眼液可防止病情復發(fā)。
(二)預后
手術治療后聯(lián)合局部抗菌治療可防止復發(fā),并有效保存有用視力。
非結核分枝桿菌性角膜炎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非結核分枝桿菌性角膜炎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非結核分枝桿菌性角膜炎找醫(yī)生
更多 >非結核分枝桿菌性角膜炎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東湖區(qū) 三級甲等
- 江西省胸科醫(yī)院 西湖區(qū) 三級甲等
- 大慶市第二醫(yī)院 紅崗區(qū) 三級
- 東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石龍鎮(zhèn)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