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血糖
一、藥物所致低血糖
1、胰島素。胰島素注射過量,或注射胰島素后攝食量過少、活動量相對過度,均可產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應。在診斷時要注意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相區(qū)別。
2、磺脲類藥物。這些藥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與藥物半衰期、代謝速度等有關。特別是氯磺丙脲,如迅速加量,則較易誘發(fā)低血糖,大多數病人在服用一周內出現。服優(yōu)降糖的患者可在劑量不變、幾周甚至幾個月后出現低血糖。當患者有飲食減量、肝腎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時,均應警惕出現低血糖的可能。
3、乙醇。當連續(xù)大量飲酒而其它食物攝入較少時,可產生低血糖。若在長期饑餓狀態(tài)下大量飲用乙醇,甚至可因嚴重低血糖導致死亡。
4、其它。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大劑量應用醋水楊酸(4-6克/天)時血糖可降低。
二、內源性高胰島素血癥:胰島B細胞瘤。此病會引起慢性、反復發(fā)作性低血糖,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或造成難以逆轉的腦部損害?;颊叱W詣釉黾舆M食次數,因此往往比較肥胖。
三、非B細胞瘤所致低血糖:有些胰外腫瘤的臨床癥狀與胰島B細胞瘤相似,故亦可出現空腹腔內和腹膜后的纖維肉瘤及纖維瘤?;颊叱R缘脱切阅X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
四、對抗胰島素的內分泌激素不足
1、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由糖皮質激素不足導致低血糖?;颊叩牡脱欠磻T诳崭箷r出現,但也有在餐后1-2小時發(fā)生的。
2、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產后大出血導致垂體前葉缺血性壞死者常在空腹時發(fā)生低血糖。垂體性侏儒亦可表現血糖較低。
3、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粘液性水腫與呆小病患者空腹血糖較低,但癥狀一般不嚴重。
五、嬰幼兒及兒童期低血糖
1、新生兒低血糖。見于出生后72小時內、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母親所產的新生兒。
2、兒童期酮癥性低血糖。發(fā)病于2-5歲,如8-16小時不進食,可出現低血糖和高酮血癥。
六、其它長期進食不足可引起低血糖餐后低血糖
一、先天性糖代謝酶缺乏
1、半乳糖血癥。缺乏半乳糖-1-磷酸嘧啶苷轉換酶乳兒。
2、遺傳性果糖不耐受性低血糖?;颊呦忍烊狈?1-磷酸醛縮酶,攝入果糖后出現低血糖癥,不進食果糖同無癥狀。
二、腸道性低血糖常見于胃大部切除術或胃-空腸吻合術后。
三、特發(fā)性(功能性)餐后低血糖多見于女性,主要見于一些植物神經功能不穩(wěn)定或處于焦慮狀態(tài)的人,并常伴有胃腸道運動及分泌功能亢進的表現,是低血糖的常見類型。一般早上空腹時不發(fā)作,常在早餐后1.5-3小時發(fā)作,而午餐及晚餐后則較少出現。每次發(fā)作時間約15-20分鐘,可自行緩解?;颊吣苣褪?2小時禁食,這與胰島B細胞瘤有明顯不同。
四、早期糖尿病由于胰島細胞反應遲緩所致的反應性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