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蟲病
(一)發(fā)病原因
巴貝蟲原蟲是寄生于哺乳動物和鳥類等脊椎動物紅細胞內(nèi)的蜱媒原生動物,屬于原生動物亞界(Protozoa)頂端復合物門(Apicomplexa)孢子蟲綱(Sporozoasida)梨漿蟲亞綱(Piroplasmia)梨漿蟲目(Piroplasmida)巴貝蟲科(Babesiidae)的巴貝蟲屬(Babesia)??煞譃樾⌒图按笮蛢深愊x種,通常小型為2.5μm以下,可引起人巴貝蟲病。
原蟲在脊椎動物的紅細胞內(nèi)寄生階段是進行芽生增殖(budding)的過程,它們不斷地使紅細胞破裂而游離到血液中,再侵入其他紅細胞內(nèi)而擴大其感染。這些含有原蟲的紅細胞被蜱類攝入后,只要紅細胞仍然保持完好形態(tài),原蟲即可在紅細胞內(nèi)發(fā)育到有性階段而形成合子(zygote),不斷地分裂增殖而產(chǎn)生大量彎體蟲(vermicule)。從破裂的蜱腸上皮細胞逸出而進入整個蜱體腔的彎體蟲,當進入蜱涎腺細胞時,即經(jīng)裂體增殖(schizogony)而呈半圓梨形體。當此腺型原蟲隨蜱吸血感染給脊椎動物時,即可從動物血液涂片上見到原蟲。
(二)發(fā)病機制
從研究發(fā)病動物的病變狀態(tài)看,因被感染的動物種類和巴貝蟲種與株的差異而有明顯不同。據(jù)電鏡下觀察,微小巴貝蟲的裂殖子首先用其前端貼近紅細胞。當迅速侵入紅細胞時,將部分紅細胞膜帶進,使其凹入而形成空泡。直到紅細胞膜裂解時,空泡隨之消失。原蟲則分布于胞質(zhì)中,終致紅細胞發(fā)生溶解,此即見于重癥的主要病變過程。大量含有原蟲的紅細胞有時集聚于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壁上,以致引起血液淤積和毛細血管堵塞,受侵器官出現(xiàn)局部缺血直至發(fā)生組織壞死。由于肝臟竇狀隙血液淤積而導致肝腫脹、細胞變性乃至壞死,以中心靜脈周圍最為多見??梢娔[脹的肝臟等器官染有膽汁,在肝、脾中??煽吹酵淌杉t細胞現(xiàn)象,肝、脾、骨髓等造血組織增生。在動物巴貝蟲病,腦組織受到侵害也屢見不鮮。死亡病例可見溶血性貧血。脾增大至2~5倍,腎臟腫大,伴有出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