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體結合試驗(CFT)概述
補體結合試驗(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是用免疫溶血機制做指示系統(tǒng),來檢測另一反應系統(tǒng)抗原或抗體的試驗。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將其應用于梅毒的診斷,即著名的華氏反應。這一傳統(tǒng)的試驗經不斷改進,除了用于傳染病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體、腫瘤相關以原以及HLA的檢測和分析中也有應用。
補體結合試驗(CFT)正常值
正常值 0~1∶10。
補體結合試驗(CFT)臨床意義
補體結合試驗可應用在以下幾方面:①傳染病診斷。病原性抗原及相應抗體的檢測。②其他抗原的檢測。例如腫瘤相關抗原、血跡中的蛋白質鑒定、HLA分型等。③自身抗體檢測。 >1∶10為陽性,診斷布氏桿菌病符合率為97.96%。
補體結合試驗(CFT)檢查方法
血素的滴定:
①取補體1ml,加BBS 9ml,依次稀釋成1∶20,1∶30,1∶40,1∶50,1∶60,1∶80,1∶100,1∶200,1∶400,同時取50%的溶血素0.2ml,加BBS 9.8ml,即為1∶100的溶血素,然后繼續(xù)稀釋成1∶800,1∶1600,1∶3200,1∶6400。
②采取方陣排列試管,縱行各管加不同濃度的補體0.1ml,橫排各管加溶血素0.1ml(皆應從最高稀釋度加起)混勻后,各管加BBS 0.2ml,補體和溶血素對照管各加BBS 0.3ml,最后在各管中加2%羊紅細胞0.1ml。各管總量為0.5ml,搖勻,放37℃水箱中30min,觀察結果。
以小量法測定抗體的補體結合試驗為例。按表14-6逐步加入各種試劑,溫育后先觀察各類對照管,應與預期的結果吻合。陰性、陽性對照管中應分別為明確的溶血與不溶血;抗體或抗原對照管、待檢血清對照管、陽性和陰性對照的對照管都應完全溶血。綿羊紅細胞對照管不應出現(xiàn)自發(fā)性溶血。補體對照管應呈現(xiàn)2U為全溶,1U為全溶略帶有少許紅細胞,0.5U應不溶。如0.5U補體對照出現(xiàn)全溶表明補體用量過多;如2U對照管不出現(xiàn)溶血,說明補體用量不夠,對結果都有影響,應重復進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結果,受檢血清不溶血為陽性,溶血為陰性。
補體結合試驗(CFT)注意事項
補體結合試驗參與反應的成分多,影響因素復雜,操作步驟繁鎖并且要求十分嚴格,稍有疏忽便會得出不正確的結果,所以在多種測定中已被其他更易被接受的方法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