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標手(腕管綜合征)由多種因素致病,大多患者是因手部,腕部的過度勞累所致。以橈側3-4個手指(即拇指、示指、中指、無名指)麻木、疼痛為主,夜間或清晨較明顯,動作不靈活。多見于30-60歲女性,約為男性發(fā)病率的5-6倍。
現代社會人們每天長時間地使用電腦,反復在鍵盤上敲打和頻繁點擊鼠標,手腕關節(jié)因長期密集、反復和過度活動,容易導致鼠標手(腕管綜合征)。辦公室人員、教師、編輯、記者等都是鼠標手(腕管綜合征)的高發(fā)人群,此病逐漸成為現代文明病,鄭州市骨科醫(yī)院手外科顯微骨科I李紅衛(wèi)副主任建議防治鼠標手(腕管綜合征)需要做到如下7點: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應將鍵盤放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鍵盤和鼠標的高度最好低于坐著時的肘部高度,這樣有利于減少操作電腦時對腰背、頸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損傷。以持平高度靠近鍵盤或使用鼠標,可以預防腕管受到傷害。
工作時,注意肘部工作角度應大于90°,以避免肘內正中神經受壓。前臂和肘部應盡量貼近身體并盡可能放松。使用鼠標時,手臂不要懸空,以減輕手腕的壓力。另外,最好選用弧度大、接觸面寬的鼠標,有助力的分散。
平時應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不論工作或休息,都應該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勢,應盡量將工作環(huán)境搞得舒適些,使腕關節(jié)不要過分用力。伏案工作者應把椅子調整到最舒適的高度,坐姿挺直并最好使用優(yōu)質背墊,坐下時雙腳正好能平放在地面或腳墊上。
工作期間經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每工作1小時,可緩慢彎曲手腕10秒鐘。也可工作1小時,中間休息一下,做10秒鐘的握拳活動。每隔1小時,站起來休息一下,甩甩手,按摩一會兒手指,做一做握拳和放松動作,使手部的各關節(jié)都能得到放松。
“鼠標手”早期癥狀比較輕,只在使用鼠標時容易抽筋或手掌偶感發(fā)麻,這時需要休息。必要時可用木板等將手腕固定,使其伸直,通過讓受壓的神經放松,改善血液循環(huán)來改善癥狀。
“一旦出現了手麻、手痛,特別是出現夜間麻醒的情況,一定要找手外科醫(yī)生診治,采取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的方法,以免耽誤病情。
保守治療的方法:
①支具固定:固定時間6周,全天或夜間均可。
?、诳诜?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m.hbyuguan.com/yyzd/" target="_blank">藥物:常見口服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非甾體類抗炎藥、神經營養(yǎng)藥等。
③熱療:激光療法和超聲療法的熱效應能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腕管內水腫。
④局部封閉:局部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如甲基強的松龍、氫化可的松、醋酸強的松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