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射精發(fā)高燒難查病因
王強于12月7日出現身體異常。據了解,他自7日起開始頻繁射精,10日開始達到40至50次。他剛開始以為是腎虛,7日便前往醫(yī)院就診,但未查出病因。
10日,王強高燒達39℃,并伴有“精神亢奮、語速快、表達不清、吐沫”等疑似精神病狀。當日他先后前往好幾個醫(yī)院,但也沒查出病因。
當晚24時,王強前往第三醫(yī)院的發(fā)燒門診。護士意識到情況嚴重后將其送到急診,“他說自己胸悶、發(fā)熱,但沒有明確的被抓咬病史”,當時的值班醫(yī)生稱。
11日白天,王強欲離開醫(yī)院,但被醫(yī)生勸阻,下午4點被轉至留院觀察室。醫(yī)院精神科醫(yī)生與其他醫(yī)院醫(yī)生會診,仍未查出病情。
怕光懼水呈狂犬病典型癥狀
當日下午,值班醫(yī)生發(fā)現王強一直拿著衣服擋著自己,“說有風,冷。”值班醫(yī)生懷疑其患有狂犬病,用手電筒照射他眼睛,他同樣表現出懼怕。拿給他溫水喝,但剛到嘴邊,他便出現強烈嘔吐現象。
“這是非常典型的狂犬病癥狀,他懼怕外界刺激。”值班醫(yī)生解釋,如果是精神病,不會有40℃的高燒等軀體性病癥,“他的射精行為最后就是感覺有身體抽搐,沒有精液流出。”
此時,醫(yī)護人員也從病人家屬處了解到,做保安的王強曾被狗抓過兩次,第一次發(fā)生在去年,第二次在今年夏天。
隨后,王強被送至ICU。病歷顯示,11日晚6點,王強被送至搶救室,但沒過多久就出現心臟、呼吸暫時停止現象。“12日凌晨4點也出現過一次,但被我們搶救過來了。”ICU護士稱,在ICU期間,王強還出現過肌肉痙攣,并稱自己癢,抓撓身體。
12日中午12點59分,王強因“心臟、呼吸停止”死亡。“經疾控中心檢測,病人狂犬病病毒呈強陽性。”一名醫(yī)生稱。
疾控中心通知接觸者注射疫苗
醫(yī)生介紹,狂犬病人在發(fā)病時期可通過體液傳染,“如皮膚有破損則更為危險”,因此王強家屬及與其有接觸的人均有被感染可能。他隨后告知醫(yī)院醫(yī)生等與死者接觸過的人,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
疾控中心專家昨日證實,疾控中心在12日下午已經啟動防范措施,“盡可能通知到所有接觸人,包括家屬、單位同事、醫(yī)護人員等等”,專家稱疾控中心不會強制注射,但過幾天會統計具體的注射疫苗人數。
狂犬病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人獸共患,多見于犬、狼、貓等肉食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臨床表現為特有的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因恐水癥狀比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癥。其發(fā)病因素與咬傷部位、創(chuàng)傷程度、傷口處理情況及注射疫苗與否有關。
不小心被狗咬了怎么辦呢?
被狗咬傷后,應在兩小時之內嚴格處理傷口。如:用針刺傷口周圍皮膚,盡力擠壓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著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潔爾滅沖洗半小時,再用大量的清水沖洗。然后用燒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復燒灼傷口。如果傷口靠近頭部,則應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傷口內或周圍作浸潤注射,盡早接種狂犬病疫苗。如傷勢嚴重應同時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給予破傷風抗毒素或類毒素等。
如果被狗咬傷后未能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若被咬傷的時間在10天以內,應進行正規(guī)的狂犬病疫苗接種。如被咬傷的部位為頭面部、頸部或系被狂犬咬傷者,即使已過相當長時間,仍應積極進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種,同時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兒童接種狂犬病疫苗劑量與成人相同。如在被咬傷后很長時間內才注射狂犬病疫苗,則多半不能防止狂犬病的發(fā)作,故被狗咬傷后數月以上,一般不進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