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之間總是存在相互的用藥禁忌,那么,氨酚羥考酮片中的對乙酰氨基酚可以與抗膽堿能藥合用嗎?
吸收和分布:據報道羥考酮在癌癥患者體內的平均絕對口服生物利用度大約為87%;其在體外與人血漿蛋白的結合率為45%。靜脈注射給藥后的分布容積為211.9±186.6L。
對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在胃腸道迅速并幾乎全部被吸收,過量給藥后在4小時內完全吸收。對乙酰氨基酚在大多數(shù)體液中分布相對均勻,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是可逆的,在急性中毒期的濃度下僅能結合20%~50%。
代謝和消除:大部分羥考酮在首過代謝中脫去烷基成為去甲羥考酮;羥考酮在CYP2D6酶的催化下鄰位脫甲基形成二氫羥嗎啡酮。單劑量口服羥考酮后,游離和結合狀態(tài)的去甲羥考酮、羥考酮及二氫羥嗎啡酮經尿液排泄,消除半衰期為3.51±1.43小時;給藥24小時后,大約8%~14%的藥物以游離羥考酮的形式控排泄。
氨酚羥考酮片中的對乙酰氨基酚與抗膽堿能藥合用—可能會稍微延遲或降低對乙酰氨基酚的藥效,但最終的藥理學作用不受明顯影響。
你要是有需要,您可以到方舟健客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或者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400-086-5111。
(實習編輯:王博英)
上一篇:匹多莫德片(萬適寧)在什么時... 下一篇:氨酚羥考酮片分娩和生產可以...相關藥品購買
相關健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