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讓我們的專家為您簡單介紹一下針刺療法操作,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針刺療法操作:
一、選擇針具
針具選擇應以具有一定的硬度、彈性和韌性,臨床上有金質、銀質和不銹鋼三種。金質、銀質的針,彈性較差,價格昂貴,故較少應用。臨床應用一般以不銹鋼為多。選針具應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的長幼、形體的肥瘦、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虛實、病變部位的表里淺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體部位,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如男性、體壯、形肥,且病變部位較深者,可選稍粗稍長的毫針。反之若女性、體弱、形瘦,而病變部位較淺者,就應選用較短、較細的針具。至于根據腧穴的所在具體部位進行選針,一般是皮薄肉少之處和針刺較淺的腧穴,選針宜短而針身宜細;皮厚肉多而針刺宜深的腧穴宜選用針身稍長、稍粗的毫針。臨床上選針常以將針刺人腧穴至之深度,而針身還應露在皮膚上稍為宜。如應刺入0.5寸,可選1.0寸的針,應刺入1.0寸時,可選1.5~2.0寸的針。
二、選擇體位
針刺時患者體位選擇是否適當.對腧穴的正確定位,針刺的施術操作,持久的留針以及防止暈針、滯針、彎針。甚至折針等,都有很大影響。如病重體弱,或精神緊張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勞,往往易于發(fā)生暈針。又如體位選擇不當,在針刺施術時,或留針過程中.病人常因移動體位而造成彎針、滯針,甚至發(fā)生折針事故。因此根據病情選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選擇適當的體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確定位又便于針灸的施術操作和較長時間的留針而不致疲勞的原則。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有如下幾種;
1.仰臥位:適宜于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側臥位:適宜于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3.伏臥位:適宜于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適宜于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適宜于取后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6.側伏坐位:適宜于取頭部的一側,面頰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三、消毒
針刺前必須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針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醫(yī)者手指的消毒。消毒的方法如下。
1.針具消毒:有條件時,可用汽鍋消毒,或用75%酒精消毒。后者將針具置于75%酒精內,浸泡30分鐘,取出試干應用。置針的用具和鑷子等,可用2%來蘇溶液與l:1000的升汞溶液浸泡l~2小時后應用。對某些傳染病患者用過的針具,必須另行放置,嚴格消毒后再用。
腧穴和醫(yī)者手指的消毒:在需要針刺的腧穴部位消毒時,可用75%酒精棉球拭擦即可。在拭擦時應由腧穴部位的中心向四周繞圈擦拭?;蛳扔?5%碘酒棉球拭擦,然后再用75%酒精棉球涂擦消毒。當腧穴消毒后,切忌接觸污物,以免重新污染。
醫(yī)者手指的消毒,在施術前,醫(yī)者應先用肥皂水將手洗刷干凈,待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施術時醫(yī)者應盡量避免手指直接接觸針體,如必須接觸針體時,可用消毒干棉球作間隔物,以保持針身無菌。
四、進針
在進行針刺操作時,一般應雙手協同操作,緊密配合。左手爪切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故稱左手為“押手”;右手持針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其狀如持毛筆,故右手稱為“刺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針具,施行手法操作。進針時,運指力于針尖,而使針刺入皮膚;行針時便于左右捻轉,上下提插或彈震刮搓以及出針時的手法操針的進針。
2.夾持進針法(又稱駢指進針法):夾持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膚表面位置;右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腧穴。圖8。此法適用于長針的進針。
3.舒張進針法:舒張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將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間刺入。圖9。此法主要用于皮膚松弛部位腧穴。
4.提捏進計法:提捏進針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將針刺腧穴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圖10。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淺薄部位的腧穴進針,如印堂穴等。
五、留針
將針刺入腧穴行針施術盾,使針留置穴內,稱為留針。留針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針刺的作用和便于繼續(xù)行針施術。一般病癥只要針下得氣而施以適當的補瀉手法后,即可出針或留針10~20分鐘;但對一些特殊病癥,如急性腹痛、破傷風、角弓反張、寒性、頑固性疼痛或痙攣性病證,即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有時留針可達數小時,以便在留計過程中作間歇性行計,以增強、鞏固療效。
六、出針
在行針施術或留針后即可出針。出針時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皮膚,右手持針作輕微捻轉,慢慢將針提至皮下,然后將針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針孔,以防出血。若用除疾,開闔補瀉時,則應按各自的具體操作要求,將針起出。出針后病人應休息片刻方可活動,醫(yī)者應檢查針數以防遺漏。
禁忌癥與注意事項:
一、禁忌證
1.患者在過度饑餓、暴飲暴食、醉酒后及精神過度緊張時,禁止針刺。
2.孕婦的少腹部、腰骶部、會陰部及身體其他部位具有通氣行血功效,針刺后會產生較強針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風池、環(huán)跳、三陰交、血海等),禁止針刺。月經期禁止針刺。
3.患者嚴重的過敏性、感染性皮膚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4.小兒囟門未閉時頭頂部禁止針刺。
5.重要臟器所在處,如脅肋部、背部、腎區(qū)、肝區(qū)不宜直刺、深刺;大血管走行處及皮下靜脈部位的腧穴如需針刺時,則應避開血管,使針刺斜刺入穴位。
6.對于兒童、破傷風、癲癇發(fā)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癥發(fā)作期等,針刺時不宜留針。
二、注意事項
在針刺治療過程中,由于患者心理準備不足等多種原因,可能出現如下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1.暈針:暈針是針刺治療中較常見的異常情況,主要由于患者心理準備不足,對針刺過度緊張,或者患者在針刺前處于饑餓、勞累等虛弱狀態(tài),或患者取姿不舒適,術者針刺手法不熟練等。如患者在針刺或留針過程中突然出現頭暈、惡心、心慌,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表現,此時應立即停止針刺,起出全部留針,令患者平臥,閉目休息,并飲少量溫開水,周圍環(huán)境應避免噪雜。若癥狀較重,則可針刺人中、內關、足三里、素髎等穴,促其恢復。經上述方法處理后如不見效并出現心跳無力,呼吸微弱,脈搏細弱,應采取相應急救措施。
為了防止暈針,針刺前應先與患者交待針刺療法的作用,可能出現的針感,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對于過度饑餓,體質過度虛弱者,應先飲少量水后再行針刺;對于剛從事重體力勞動者,應令其休息片刻后才針刺。
2、滯針;在針刺行針及起針時,術者手上對在穴位內的針體有澀滯、牽拉、包裹的感覺稱滯針。滯針使針體不易被提插、捻轉,不易起針。滯針的主要原因是針刺手法不當,使患者的針刺處發(fā)生肌肉強直性收縮,致肌纖維纏裹在針體上。出現滯針后,不要強行行針、起針。應令患者全身放松,并用手按摩針刺部位,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輕緩向初時行針相反方向捻轉,提動針體,緩慢將針起出。
為了防止滯針,針刺前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不使患者在針刺時產生緊張,并在針刺前將針體擦凈,不可使用針體不光滑、甚至有銹斑或者彎曲的毫針。針刺時一旦出現局部肌肉攣縮造成體位移動時,應注意術者手不能離開針柄,此時可用左手按摩針刺部位,緩慢使患者恢復原來體位,輕捻針體同時向外起針,不得留針。另外,在行針時應注意不要大幅度向單方向捻轉針體,避免在行針時發(fā)生滯針。
3、彎針:針刺在穴位中的針體,于皮下或在皮外發(fā)生彎曲,稱彎針。在皮外的彎針多是由于留針被其它物體壓彎、扭彎。起針時應注意用手或鑷子持住彎針曲角以下的針體,緩慢將針起出。發(fā)生在皮下的彎針,多在走針時被發(fā)現,是由于患者在留針,或行針時變動了體位,或肌肉發(fā)生攣縮,至使針刺在關節(jié)腔內、骨縫中、兩組反向收縮的肌群中的針體發(fā)生彎曲。另是由于選穴不準確,手法過重、過猛,使針刺在骨組織上也會發(fā)生針尖彎曲或針尖彎成鉤狀。起針時若發(fā)現在皮下的彎針,應先令患者將變動的肢體緩慢恢復到原來進針時姿態(tài),并在針刺穴位旁適當按摩,同時用右手捏住針柄做試探性、小幅度捻轉,找到針體彎曲的方向后,順著針體彎曲的方向起針、若針尖部彎曲,應注意一邊小幅度捻轉,一邊慢慢提針,同時按摩針刺部位,減少疼痛。切忌強行起針,以免鉤撕肌肉纖維或發(fā)生斷針。
為防止彎針,針刺前應先使患者有舒適的體位姿勢,全身放松。留針時,針柄上方不要覆蓋過重的衣物,不要碰撞針柄,不得變動體位或旋轉,屈伸肢體。
4.斷針:針體部分或全部折斷在針刺穴位內,稱為斷針。常見原因是由于針根部銹蝕,在針刺時折斷。如果自針根部折斷時,部分針體仍暴露在皮膚外,可立即用手或鑷子起出殘針。另一個原因是因滯針、彎針處理不當或強行起針,造成部分針體斷在皮下或肌肉組織中。此時應令患者肢體放松,不得移動體位,對于皮下斷針,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垂直下壓針孔旁的軟組織,使皮下斷針的殘端退出針孔外,并右手持鑷子捏住斷針殘端起出斷針。若針體折斷在較深的部位時,則需借助于X光定位,手術取針。
為了防止斷針,應注意在針刺前仔細檢查針具,對于針柄松動、針根部有銹斑、針體曾有硬性彎曲的針,應及時剔棄不用。針刺時,切忌用力過猛。留針期間患者不應隨意變動體位,當發(fā)生滯針、彎針時,應及時正確處理。
5.血腫;出針后,在針刺部位引起皮下出血,皮膚隆起,稱皮下血腫。出現皮下血腫時,應先持酒精棉球壓按在針孔處的血腫上,輕揉片刻。如血腫不再增大,不需處理.局部皮膚青紫可逐漸消退。如經上述按揉血腫繼續(xù)增大,可加大按壓并冷敷,然后加壓包扎,48小時后局部改為熱敷,消散瘀血。
為了防止血腫的發(fā)生,針刺前應仔細檢查針具,針尖有鉤的不能使用。針刺時一定要注意仔細察看皮下血管走行,避開血管再行針刺。
清熱利濕,祛風止痛。濕熱閉阻所致的痹病,癥見關節(jié)紅腫熱痛,或足脛紅腫熱痛;亦可用于瘡瘍。
健客價: ¥42卡泊三醇軟膏(金迪銀):用于尋常型銀屑病的局部治療。 復方青黛膠囊(天寧寺):清熱解毒,消斑化瘀,祛風止癢。用于血熱挾淤,熱毒熾盛證;進行期銀屑病,玫瑰糠疹、藥疹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958卡泊三醇軟膏(金迪銀):用于尋常型銀屑病的局部治療。 鹵米松乳膏(孚松):對皮質類固醇治療有效的非感染性炎癥性皮膚病。如脂溢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異位性皮炎、局限性神經性皮炎、錢幣狀皮炎和尋常型銀屑病。
健客價: ¥348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頭痛日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健客價: ¥26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頭痛日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健客價: ¥349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頭痛日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健客價: ¥24.5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痛、頭痛日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健客價: ¥28改善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本品適用于患者接受飲食療法·運動療法沒有得到明顯效果時,或者患者除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外還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制劑而沒有得到明顯效果時。
健客價: ¥60改善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本品適用于患者接受飲食療法、運動療法沒有得到明顯效果時,或者患者除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外還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制劑而沒有得到明顯效果時。)
健客價: ¥35改善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本品適用于患者接受飲食療法、運動療法沒有得到明顯效果時,或者患者除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外還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制劑而沒有得到明顯效果時。)
健客價: ¥25本品適用于因潛在危險而不宜使用傳統(tǒng)療法、或對傳統(tǒng)療法反應不充分、或無法耐受傳統(tǒng)療法的中到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作為短期或間歇性長期治療。 0.03%和0.1%濃度的本品均可用于成人,但只有0.03%濃度的本品可用于2歲及以上的兒童。
健客價: ¥146本品適用于非免疫受損的因潛在危險而不宜使用傳統(tǒng)療法、或對傳統(tǒng)療法反應不充分、或無法耐受傳統(tǒng)療法的中到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作為短期或間歇性長期治療。本品可用于成人和2歲及以上的兒童。
健客價: ¥128本品適用于非免疫受損的因潛在危險而不宜使用傳統(tǒng)療法或對傳統(tǒng)療法反應不充分,或無法耐受傳統(tǒng)療法的中到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的治療,可作為短期或間歇性長期治療。 0.1%濃度的本品只能用于成人,不能用于2歲及以上的兒童。
健客價: ¥105尊尚卡可以享受服務:1、女性頻道購買藥品9.5折優(yōu)惠 2、女性頻道購買樸醫(yī)生品牌藥品9折優(yōu)惠 3、享受婦科專家一年兩次一對一問診跟蹤服務4、享受線下樸醫(yī)生女性服務中心婦科檢測一次(目前僅限廣東地區(qū)) 5、享受線下樸醫(yī)生女性服務中心治療費85折優(yōu)惠
健客價: ¥1280曲美他嗪適用于在成年人中作為附加療法對一線抗心絞痛療法控制不佳或無法耐受的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對癥治療。
健客價: ¥39.9鉆石卡可享受的服務: 1.女性頻道購買藥品9折優(yōu)惠; 2.女性頻道購買樸醫(yī)生品牌藥品8.5折優(yōu)惠; 3.享受婦科專家一年四次一對一問診跟蹤服務; 4.享受線下樸醫(yī)生女性服務中心婦科檢測兩次(目前僅限廣東地區(qū)); 5.享受線下樸醫(yī)生女性服務中心治療費8折優(yōu)惠; 6.每一年享受一次線上心理咨詢輔導一次。
健客價: ¥1980?婦科精英卡可享受:1、女性頻道購買藥品9.8折優(yōu)2、女性頻道購買樸醫(yī)生品牌藥品9.5折優(yōu)惠3、享受婦科專家一年一次一對一問診跟蹤服4、享受線下醫(yī)生女性服務中心婦科檢測一次(目前僅限廣東地區(qū))5、享受線下樸醫(yī)生女性服務中心治療費9折優(yōu)惠
健客價: ¥680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頭痛日久,痛如針刺而有定處,內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癥狀。
健客價: ¥589適用于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及減輕體重均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詳見說明書。
健客價: ¥74適用于控制飲食、運動療法及減輕體重均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
健客價: ¥17適用于外眼部和前眼部的炎癥性疾病的對癥療法(結膜炎,鞏膜炎,術后炎癥)。
健客價: ¥70.21.用于單純飲食控制和/或運動療法血糖水平未得到滿意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2.可作為單用磺酰脲類或鹽酸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水平未得到滿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二線用藥。
健客價: ¥14.5全日康J18B型電腦中頻治療儀,利用中頻脈沖電刺激理論,最新研制而成的家庭型治療儀,其綜合了國內多位專家,教授多年臨床經驗,是在J18A型治療儀基礎上,為了滿足廣大用戶的要求研制的新機型。
健客價: ¥560全日康J18B型電腦中頻治療儀,利用中頻脈沖電刺激理論,最新研制而成的家庭型治療儀,其綜合了國內多位專家,教授多年臨床經驗,是在J18A型治療儀基礎上,為了滿足廣大用戶的要求研制的新機型。
健客價: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