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細胞性胃腸炎(EG)是一種少見的以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胃腸道炎性反應性疾病,該病最早于1937年由Kaijiser首次報道,其具體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過敏反應、免疫功能障礙有關。且其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極易漏診和誤診。日前,筆者在臨床中就遇到一例該病,現(xiàn)將其診療過程分享給大家。
不明原因腹脹
患者女性,26歲,主因間斷腹脹10天,于2019-01-31就診于我院。
患者于入院前10天無明顯原因出現(xiàn)腹脹,無腹痛、腹瀉,無發(fā)熱、嘔吐等不適,未予特殊重視;后自覺腹脹逐漸加重,遂就診于當?shù)蒯t(yī)院。
查血常規(guī)(2019-01-29)示:白細胞計數(shù)21.63*109/L,紅細胞計數(shù)5.0*1012/L,血紅蛋白146g/L,血小板計數(shù)432*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32.5%,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55.2%,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11.95*109/L;CA125366.20U/ml;肝腎功能正常。腹部CT(2019-01-29)示:小腸廣泛病變,十二指腸空腸為著;直結腸彌漫性壁稍厚腫脹;脾大;腹腔盆腔大量積液;進一步行腹腔穿刺檢查及引流,腹水化驗提示滲出液?,F(xiàn)為求進一步診治收入我科。
患者既往體健,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入院査體:皮膚黏膜無黃染,無肝掌,無蜘蛛痣,無貧血貌。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鞏膜無黃染,口唇紅潤。頸軟,頸靜脈無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征陰性,雙側甲狀腺無腫大,雙肺呼吸音稍低,未聞及干濕啰音。心率85次/分,心音可,心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左下腹可見一引流管,觸診腹壁柔軟,無壓痛,無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觸及腹部包塊,移動性濁音(-),雙下肢水腫(-)。
住院診療經(jīng)過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查血漿D-二聚體3789ng/ml,白細胞計數(shù)15.77*109/L,血小板計數(shù)408*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23.8%,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62.3%,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9.83*109/L。糖類抗原125449.6U/ml。IgE1070.00IU/ml,抗核抗體陽性,抗心磷脂抗體弱陽性。
食物不耐受IgG檢測提示:雞蛋,蛋白/蛋黃輕度敏感。尿便常規(guī)、游離甲功、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血脂、過敏原全項未見異常。
予腹水引流并留取化驗,腹水常規(guī)提示為滲出液,腹水病理:未見腫瘤細胞,可見大量嗜酸性粒細胞。胸部CT提示:胸部兩肺間質(zhì)紋理增多,雙側胸腔少量積液,食管中下段壁厚。腹部CT示:腹部胃竇,十二指腸及多發(fā)小腸壁厚、水腫,左中上腹小腸為著,系膜水腫,腸間脂肪間隙密度稍增高;膽囊體積增大;雙附件區(qū)稍低密度結節(jié),腹腔積液。
心臟彩超示:心包積液(少量)。頭核磁平掃示:腦質(zhì)未見確切異常。骨髓涂片細胞學檢查示:骨髓增生活躍,粒系比例明顯增高,以嗜酸性粒細胞為主;紅系比例減低,以中晚幼紅為主;淋巴細胞比例減低,為成熟淋巴細胞。
患者先后行胃腸鏡檢查并多部位取活檢送病理,胃鏡病理示:(食管)鱗狀上皮增生,(胃底)及(胃體)輕度黏膜慢性炎癥;(胃竇)萎縮性胃炎,部分腺體腸化伴輕度非典型增生;十二指腸黏膜慢性炎癥伴急性炎反應,間質(zhì)散在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腸鏡病理示:黏膜淋巴組織增生伴淋巴濾泡形成,部分腺體輕度非典型增生。
診斷和治療方法
該患者為青年女性,腹脹進行性加重10天。入院后查血常規(guī)提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IgE增高,行食物不耐受檢測提示雞蛋,蛋白/蛋黃輕度敏感。CT提示胃腸道壁厚、水腫。進一步行腸鏡和骨髓活檢提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腹水病理見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故考慮EG診斷。
患者于2019-02-04加用甲潑尼龍24mgQD口服,并予對癥補鈣、補鉀、利尿、護胃治療。2019-02-07復查血漿D-二聚體:621ng/mL;血常規(guī):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0.62*109/L,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8.9%;2019-02-12復查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白細胞計數(shù)8.14*109/L,紅細胞計數(shù)4.01*1012/L,血紅蛋白117g/L,血小板計數(shù)432*109/L,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3.6%,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0.29*109/L。2019-02-13患者激素減至20mgQd出院。
敲黑板!知識點來一波
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I型變態(tài)反應介導EG發(fā)生,在炎性反應因子的參與下,促進胃腸道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或潰瘍形成。EG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消化道黏膜層次,根據(jù)Klein分型,將EG分為漿膜型、肌層型、黏膜型,各型可混合出現(xiàn),也可單獨存在。
其中,黏膜型最為常見,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腹瀉、嘔吐、消瘦等,消化道出血或缺鐵性貧血為少見癥狀;肌層型常以嘔吐等消化道梗阻癥狀就診;漿膜型較罕見,多以腹水為首發(fā)癥狀,表現(xiàn)為腹痛、腹脹。有學者認為嗜酸性粒細胞最先侵犯胃腸道的黏膜層,由于此時癥狀不明顯而常被忽略,隨著病情的進展,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至肌層或漿膜層。
Talley等提出了EG診斷標準:
1.存在胃腸道癥狀,尤其是進食特殊食物或藥物后;
2.食管至結腸的病理檢查示1個及以上部位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并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3.需排除寄生蟲感染和消化道以外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疾病。
EG的治療包括飲食治療、藥物治療和內(nèi)鏡治療。
飲食方面:對于確定或可疑的過敏食物或藥物應立即停用。許多患者去除致病食物或藥物誘因后,癥狀有明顯改善。雖然飲食控制不一定能治愈EG,但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應將飲食控制作為基本措施首先應用。
藥物治療方面:
一、首選糖皮質(zhì)激素。多數(shù)病例(90%)在用藥后1-2周內(nèi)癥狀即改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恢復正常。漿膜型EG患者激素應用7-10d后腹水可完全消失,遠期療效亦良好。黏膜型EG患者應用激素4周后癥狀明顯緩解。用藥方法為口服潑尼松20-40mg/d,連續(xù)服用1-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月后逐漸減量,治療效果較好且并發(fā)癥較少。對于停藥后又出現(xiàn)復發(fā)者,推薦小劑量潑尼松維持(5-10mg/d)。
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如孟魯司特,最初用于哮喘時降低嗜酸性粒細胞活性,治療EG的機制為抑制胃腸道平滑肌白三烯受體,并減少內(nèi)皮細胞的激活、聚集、再生。對于糖皮質(zhì)激素依賴性患者,激素無法減量時,可聯(lián)合應用孟魯司特,以取得良好效果。
三、抗組胺藥物酮替芬:目前普遍認為EG系對外源性或內(nèi)源性過敏原的全身或局部變態(tài)反應,酮替芬可競爭性抑制組胺H1受體,有效治療EG。
四、肥大細胞穩(wěn)定劑色甘酸鈉:可抑制肥大細胞在腸道脫顆粒以及組胺、5-羥色胺、緩激肽等介質(zhì)的釋放,從而發(fā)揮抗過敏作用,推薦與激素聯(lián)合應用。
五、IgE拮抗劑奧馬珠單抗等。
手術治療方面:對于發(fā)生胃腸道狹窄、梗阻并發(fā)癥的患者,可行內(nèi)鏡下擴張。手術治療僅為解除消化道梗阻,或懷疑腫瘤存在時進行,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術后對癥狀仍持續(xù)或嗜酸性粒細胞仍升高的患者,可小劑量口服潑尼松(2.5-5.0mg/d)直至完全緩解。
綜上所述,EG為罕見消化道疾病,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極易漏診和誤診。及時正確的診斷有賴于我們臨床醫(yī)師對該病的認識,對于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同時伴有胃腸道癥狀的患者,應考慮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