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肉還是關節(jié)腫痛?喝“它”也會加重痛風!
摘要:痛風發(fā)作與遺傳體質、暴飲暴食或是大量飲酒有關,最主要的是由于身體中“普林”代謝異常造成。尿酸是普林的代謝產物,當尿酸濃度過高形成“高尿酸血癥”時,則會形成尿酸鈉鹽的晶體,堆積在關節(jié)滑液部分,造成關節(jié)發(fā)炎、腫痛,形成所謂的“痛風”。
痛時來去如風的“痛風”,一不小心發(fā)作起來,可不只是關節(jié)、大拇指紅腫,更會痛到哀嚎、甚至難以入眠。為了預防痛風發(fā)作,不少人到了冬天也忍住少吃鍋、少進補,但為什么這樣還是無法避免痛風發(fā)作呢?問題可能出在你喝的飲料里!
痛風發(fā)作與
遺傳體質、暴飲暴食或是大量飲酒有關,最主要的是由于身體中“普林”代謝異常造成。尿酸是普林的代謝產物,當尿酸濃度過高形成“高尿酸血癥”時,則會形成尿酸鈉鹽的晶體,堆積在關節(jié)滑液部分,造成關節(jié)發(fā)炎、腫痛,形成所謂的“痛風”。
當攝取高普林食物,如蛋、魚肉、海鮮、肉類,或是大量蛋白質、肉湯時,會更容易導致體內普林含量大增,因此經常大魚大肉,就是造成尿酸濃度過高的主因。尤其像冬季愛吃鍋、進補,食材多半都為高普林食物,應小心控制份量。
不過,除了暴飲暴食外,喝“這個”也會誘發(fā)痛風!
果糖要注意!含糖飲料喝太多也會造成痛風
不少人痛風發(fā)作一次便痛定思痛,決心遠離高普林食物,連火鍋、肉湯都不敢多喝一口,但尿酸濃度卻始終降不下來,原來問題是出在餐后人手一杯的手搖飲!
手搖飲料多添加果糖,當
肝臟攝取大量果糖時會產生大量的尿酸前驅物質,加速尿酸合成,同時妨礙尿酸排出,當來得多、去得少,便會造成高尿酸血癥,而習慣果糖含量較高的飲食習慣者不僅較容易有肥胖問題,也會間接增加痛風風險。
根據(jù)研究指出,每周喝5-6份含糖飲料者,痛風風險比每個月只攝取1份含糖飲料者高出85%。不過,如果喜歡喝零卡飲料或其他添加代糖的飲料則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如果本身尿酸濃度偏高,卻怎么樣都想喝飲料的話,不妨改喝添加代糖的飲料吧!
除了少喝含糖飲料外,
營養(yǎng)師小叮嚀
避免過度節(jié)食以免組織快速分解產生大量尿酸、酮酸,引起急性發(fā)作,加重痛風病情。
急性發(fā)作時應選擇低普林食物,像是全谷根莖類、瓜果、水果,蛋白質則盡量透過蛋類及乳制品攝取。
高油脂飲食會阻礙尿酸排泄,因此烹調的時候要注意用量,并且避免油炸、煎,油脂攝取量要低于30%。
傳統(tǒng)認為,痛風或高尿酸血癥患者不宜攝取豆制品,不過豆?jié){、豆腐等黃豆制品在制造過程中會流失大部分的嘌呤,適量攝取并不會增加痛風發(fā)作機會。
攝取豆腐可以改變血漿蛋白質濃度,以及增加尿酸清除率及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