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腎血管性關鍵毒素:硫酸吲哚酚(IS)和硫酸對甲苯酯(PCS)的生,導致CKD患者腸道菌群失調。合生素(益生質和益生菌)治療是否可以改變CKD患者腸道菌群結構,減少血清中微生物產生的尿毒癥毒素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MeganRossi等人與香港大學的研究者合作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
研究將未行透析治療的eGFR為10~30ml/min/1.73m2的成人CKD患者納入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為期6周的橫斷面合生素治療研究。對研究的主要結局指標(血清IS)、次要結局(血清PCS、大便菌群譜、eGFR、尿總蛋白、尿白蛋白、尿腎損傷分子-1、IL-1β、IL-6、IL-10和TNF-α等),血清氧化應激標志物(F2-異前列烷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血清LPS,患者匯報的健康情況,消化道癥狀得分以及飲食攝入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有一個預先設定的亞組用來分析探索抗生素的作用效果。
37位隨機試驗對象中,31位完成了該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合生素治療并沒有顯著減少血清IS,但是顯著減少了血清PCS。在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PCS和IS濃度的降低更加顯著。合生素同時可以改變大便的微生態(tài)結構,增加了其中的雙歧桿菌,減少了瘤胃球菌屬的存在。然而,合生素治療組,尿白蛋白增加38mg/24h(P=0.03)。其他次要結局指標均沒有明顯改變。
研究者認為,合生素治療可以改變CKD患者大便微生物結構,并降低血清PCS,而CKD患者是否可從中確切獲益尚有待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