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痛風患者,長期沒有控制血尿酸,因急性發(fā)作就診時,血尿酸往往超標。此時除了積極處理痛風性關節(jié)炎,能不能進行降尿酸治療呢?
關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反方:不能降尿酸治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尿酸可在痛風患者的關節(jié)腔或滑囊沉積形成尿酸鹽結晶,急性發(fā)作期使用降尿酸藥物后,血尿酸降低,尿酸鹽被動員至血液,刺激關節(jié)腔或滑囊,從而加重痛風。理論上,此時使用降尿酸藥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類或促進尿酸排泄類,弊大于利。
既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那么何時才能降尿酸治療?
2011年日本痛風指南認為,降尿酸治療應在急性痛風炎癥完全消退后1-2周開始。
2013年我國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治療的專家共識也認同癥狀緩解≥2周再降尿酸治療。
再看看2016年歐洲抗風濕病聯(lián)盟的《痛風循證管理建議》,其推薦在痛風急性發(fā)作緩解后再考慮降尿酸治療。
2017年英國風濕病學會痛風管理指南同樣認為疼痛癥狀消失、炎癥反應控制后考慮降尿酸治療,但是證據級別為IV級(無對照的系列病例觀察),推薦強度94%。
正方:可以降尿酸治療,用藥兵貴神速
支持這種觀點的理論基礎是,早期尿酸晶體負荷較少,早期治療有可能治愈痛風,所以第1次發(fā)作后就開始治療,用藥兵貴神速。
在2012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痛風管理指南,是這樣推薦的:在有效抗炎治療的基礎上,可以啟動降尿酸治療。
抗炎治療包括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或糖皮質激素。一線降尿酸藥物為別嘌呤醇,小劑量(50-100mg/天)起始。
需要注意,該推薦的證據等級僅為C級,即為專家觀點、病例研究形成的共識,缺少隨機臨床試驗或薈萃分析的證據。
隨后2013年我國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治療的專家共識也表述過此觀點。
也有患者在痛風發(fā)作期血清尿酸在正常水平。若痛風急性期考慮降尿酸治療,此時如何作出決策?
2017年《中國高尿酸血癥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參考歐美及日本指南,給出建議:只要痛風性關節(jié)炎≥2次發(fā)作,或痛風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1次,伴下列任何一項因素:年齡<40歲、有痛風石或尿酸鹽沉積證據、尿酸性腎結石或腎功能損害、高血壓、糖耐量異?;?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m.hbyuguan.com/tnbpd/' target='_blank'>糖尿病、血脂紊亂、冠心病、卒中、肥胖、心功能不全,就可以降尿酸治療。
急性期降尿酸治療前,務必和患者充分溝通,告知其痛風性關節(jié)炎加重的可能。
最后,我想說說自己的觀點,我個人傾向于反方的意見,正方觀點需更多的循證醫(yī)學依據支持。
然而,從國內外指南及臨床實踐中能總結出,以下兩種情況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時可以降尿酸治療:
1.痛風急性發(fā)作在降尿酸治療過程中。此時降尿酸藥物可以且應該繼續(xù)使用,維持原量,同時按痛風關節(jié)炎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2.嚴重慢性痛風,疼痛遷延,無法達到緩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