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一來,空氣十分潮濕,細菌、真菌、花粉、病毒、塵螨、霉菌繁殖迅速,慢性支氣管炎首當(dāng)其沖。
同時,潮濕的天氣還容易引發(fā)消化不良、腹痛泄瀉等胃腸道疾病。最近消化科的患者數(shù)量明顯增多,比平常增加15%左右。
“
對策:
一、很“潮”的天氣里,要避免到戶外活動,否則,一旦感冒,病程會較長。
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注意不可在出汗時吹風(fēng),謹(jǐn)防外邪侵襲機體。
二、飲食方面多吃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吃高熱量、高脂肪、煎炸的食物。
濕氣太重,身體條件許可的人,也可適當(dāng)吃些辣椒,幫助消化,增加食欲,從而有助預(yù)防在潮濕的時候出現(xiàn)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的現(xiàn)象。
在潮濕的季節(jié),若感覺自己有濕邪入侵的癥狀,如精神不振,頭暈困倦、上腹悶脹、下腹隱痛等癥狀,可用藿香、茵陳、紫蘇、土茯苓、苡仁等煲骨頭湯或單獨煲水飲,對祛濕有較好的功效。
三、“回南天”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這個時候各種細菌病毒出沒,不僅慢性腸胃炎的朋友們要注意腸胃的保暖,謹(jǐn)防慢性腸胃病的發(fā)作,還有其他的朋友也要注意哦,隔頓的飯菜更容易受到細菌污染而發(fā)生變質(zhì),再吃時就易出現(xiàn)上吐下瀉的癥狀,因此引起急性胃腸炎。
”
1、健脾祛濕湯(2-3人分量)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脷)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脷洗凈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后轉(zhuǎn)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2、和中化濕湯(3-4人分量)
●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zhuǎn)小火煲1小時即可。
3、清熱祛濕湯(2-3人分量)
●適合去骨火,祛濕,清熱毒。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nèi),水滾轉(zhuǎn)慢火煲3小時即可。
4、鵪鶉祛濕湯(2-3人分量)
●適合清熱祛濕,潤肺化痰。
材料:鵪鶉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常見的祛濕食物:
1、玉米:補中健脾,除濕利水。
2、胡蘿卜:下氣補中,補肝益肺,健脾利濕。
3、南瓜:補脾利水,解毒殺蟲。
4、薺菜:清熱解毒,健脾利水,涼血止血,平肝明目降壓。
5、薏米:健脾利濕,清熱排膿。
6、冬瓜:利水消痰,清熱解毒。
7、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
8、白扁豆:健脾,化濕,消暑。
9、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澀精。
10、黃豆芽:清熱生津,健脾利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