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奧胡斯大學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研究中心的LarsW.Andersen等人展開一項研究,目的在于探討成人院內(nèi)心臟驟停時進行氣管插管與出院生存率的相關性。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成人院內(nèi)心臟驟停患者,復蘇的前15分鐘內(nèi)進行氣管插管會降低出院生存率。
成人院內(nèi)心臟驟停后死亡率很高。臨床上,醫(yī)生會對院內(nèi)心臟驟停患者實施氣管插管等干預措施。但很少有研究對這類患者氣管插管與生存率的關系進行探索,丹麥的研究人員為此展開研究。
研究納入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遵從指南—復蘇登記”(GetWithTheGuidelines–Resuscitationregistry)的心臟驟停的成年住院患者。心臟驟停時已留置有創(chuàng)人工氣道的患者被排除。共涉及668家醫(yī)院中的108079位成人,年齡中位數(shù)為69歲(58歲~79歲),45073人(42%)為女性,24256人(22.4%)存活至出院。
主要終點為存活至出院,次要終點為自主循環(huán)恢復(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和良好功能結局。腦部功能分類評分(cerebralperformancecategoryscore)為1分(輕度或無神經(jīng)缺陷)或2分(中度腦殘疾)視為良好功能結局。
71615位(66.3%)心臟驟停15分鐘內(nèi)行氣管插管患者與43314位(60.5%)未插管患者(對照組)對比發(fā)現(xiàn),與未插管患者相比,插管患者的生存率低(RR=0.84,95%CI:0.81~0.87,P<0.001),兩組生存率分別為16.3%和19.4%;ROSC患者的比例低(RR=0.97,95%CI:0.96~0.99,P<0.001),兩組分別為57.8%和59.3%;良好功能結局的比例低(RR=0.78,95%CI:0.75~0.81,P<0.001),兩組分別為10.6%和13.6%。雖然在預先指定的亞組分析中存在差異,但插管與任何亞組的結局改善無相關性。
研究提示,對于院內(nèi)心臟驟停的成年患者,與復蘇的前15分鐘內(nèi)未行氣管插管的患者相比,進行插管的患者出院生存率低,因此該研究不支持對心臟驟?;颊邔嵤┰缙跉夤懿骞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