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體內垃圾也是一種進補
老百姓常用人參滋補,不會和“毒”聯(lián)系起來,但是健康人尤其是小孩濫用人參,會導致體內功能紊亂、口腔潰瘍、流鼻血、大便秘結等,甚至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
相反砒霜劇毒,但把握有“度”,有時也會為治病所用。冬蟲夏草是名貴中藥材,對肺、腎的效果不錯,比如肺虛咳嗽,但是對中風患者、有出血癥狀的、熱性體質的、女性更年期有煩熱表現(xiàn)的,不建議使用。
中醫(y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各類代謝產物蓄積在體內會使人體氣血陰陽運行失調。因臟腑失調,氣血阻滯,瘀血內結引起的“實證”不能一味進補,否則成了“呆補”,反而會“補而不通”。“補而不滯,滋而不膩,扶正而不戀邪”是補法應遵循的原則,應該在辨清證候虛實前提下當補則補,當通則通。換言之,清除垃圾也是進補,正所謂“不補之中,有真補者存焉”。那么,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哪些危害人體的“垃圾”呢?
我們每天一睜眼,就要看到外界的環(huán)境。肝開竅于目,長期用眼看紛繁復雜的內容會令我們產生喜怒哀樂,如果沒有把握好“度”導致失衡則會產生“毒”。比如互聯(lián)網(wǎng)上不良內容的泛濫,會讓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更容易浮躁、不穩(wěn)定,久而久之會損耗肝血、腎精,導致心智迷亂、心神渙散、視物昏花、精神萎靡等。
現(xiàn)在的人營養(yǎng)過剩,中年后很多人發(fā)福,挺起了將軍肚,大量脂肪顆粒潴留體內,不能由正常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中醫(yī)認為其屬標實之邪,以水濕、濕熱、血瘀、痰濁為主。全身濁毒類似于高血脂、肌酐和尿素氮偏高等,其水平越高,濁毒越盛。而局部濁毒比如脂肪顆粒在腹部沉積、尼古丁在肺部沉積、大便在腸內無法排出等,會損害臟器,其與全身濁毒互相關聯(lián),互相促進,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隨著環(huán)境因素惡化和生活方式的不規(guī)律,濁毒致病也更加明顯。由局部到全身,或由全身到局部,互結交纏,膠著黏滯,以致久而化瘀,阻塞血絡,戕伐正氣。比如,心腦血管病很多都是血管內血脂高、血糖高等最后破壞了血管壁,引起了阻塞性的后果;如果侵犯清竅,則神昏譫妄,造成高血壓、頭暈等。
另外,生活作息紊亂,會使氣血運行失常。機體內產生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除,積在體內而化生成“毒”。濁邪膠著壅滯,毒邪性烈而善變,所以既病程總體纏綿遷延難愈,又時有病情急驟發(fā)展,且隨濁毒損傷臟腑脈絡之部位不同而并發(fā)癥叢生,變證多端,進一步耗灼氣血津液,加重氣血津液生成、輸布、代謝的紊亂,甚至最終難以逆轉。所以,只有身體清潔了,元氣才會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