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要合理、要科學,是人人都應具備的常識,不可漫無節(jié)制的飲茶,既浪費又傷身。以下幾條應把握住,才能飲茶康樂。
1、不飲飯前茶
茶會刺激唾液,如果在吃飯前飲茶,將使你食不知味,不僅品香的功能受影響,而且也會妨礙消化,妨礙營養(yǎng)的吸收,何況飯前喝茶還好刺激胃部,對胃不好者請在飯前半小時停止喝茶。
2、不飲飯后茶
飯后飲茶會降低鐵元素的吸收,還有若食物富含磷鈣元素,會和茶中的草酸根離子結合,不易排出體外,容易得結石癥。最好飯后至少半小時再飲用茶,可助于消化。
3、空腹飲茶,注意茶醉
空腹飲茶會沖淡胃液,減少胃液的分泌。茶湯呈弱酸性PH在5-6之間,胃液的酸度比茶湯強大,其中有些堿性物質,因中和而降低。茶性寒,冷脾胃,會引起心悸、心煩、眼花、發(fā)抖現(xiàn)象,俗稱茶醉。
4、不喝燙茶
過燙的茶水對人的咽喉、食道和胃的刺激較強,長期飲用太燙的茶,胃壁容易受損,引起器官的病變。飲茶的溫度最好不要超過70度,以50度左右最為適宜。
5、不喝冷茶,才能神清氣爽
冷茶無香氣,苦澀滋味出現(xiàn),而且冷茶必定放了一兩小時以上,茶湯已有氧化現(xiàn)象,喝冷茶對身體有滯寒作用,引起咳嗽、聚痰的副作用。
6、不以茶服藥,以免影響藥效
不同類別的茶葉,其化學成分從幾十種到幾百種不等,經沖泡成茶湯,又起化合作用,若以茶服藥,則各種病癥的各種藥和茶湯混合,又會引起一些變化,降低原有藥物的功效。
7、不喝沖泡多次的茶
茶葉通常沖泡第一次后,其浸出量已占可溶物總量的55%;第二次沖泡約30%;第三次為10%;第四次只有1%-3%。而茶葉中的維生素C和氨基酸,第一次沖泡時,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95%以上都浸出,經過3次沖泡,基本上達到全量浸出,到第四次,營養(yǎng)價值所剩無幾。還有一種情況是,長久浸泡茶喝也不利于健康,長久浸泡容易將茶中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泡出來,對身體尤其是腎臟不利。
8、不喝隔夜茶
特別是變了味的茶,即使還嘗不出來變味,也多半滋生、繁殖了大量的細菌等。因為茶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大部分不溶解于熱水,殘留在葉片中,水溫較高時,茶葉上的蛋白質便會腐爛,放置一晚后,又會有一種酶菌生成,同時在茶中殘留大量的丹寧酸會變成具有刺激性的強烈氧化物,對腸胃造成刺激,引發(fā)炎癥。所以,隔夜茶不宜飲用。
9、不喝浸泡太久的茶
茶葉浸泡太久,咖啡堿、茶堿等等多酚類化合物都一一浸泡出來,必定成為濃茶。而且泡太久的茶,香味已揮發(fā),茶湯所含維生素C、氨基酸等減少,營養(yǎng)價值降低。
10、不喝太濃的茶
濃茶的咖啡堿等含量多,刺激性強,易傷胃、傷腎,且過于興奮,容易引起失眠、頭痛等問題,尤其有高血壓、胃病、貧血、心臟病等的人,更是不宜喝濃茶。
11、不喝變質茶
茶不易妥善保管,易吸濕而霉變,而有些人出于愛茶節(jié)約,舍不得丟棄已霉變的茶。變質的茶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和病菌,是絕對不能飲用的。優(yōu)質茶泡好后若放置太久,茶湯也會因氧化和微生物而繁殖而變質,這樣的茶亦不可再飲用。
12、老年人不宜飲生茶
所謂生茶是指殺青后不經揉捻而直接烘干的烘青綠茶。這種茶的外形自然綠翠,內含成分與鮮葉所含的化合物基本相同,低沸點的醛醇化合物轉化與揮發(fā)不多,香味帶嚴重的生青氣。老年人飲了這種綠茶,對胃粘膜的刺激性很強,飲后易產生胃痛;青年人飲后也會覺得胃部不適,即通常所說的“刮胃”。誤購買了這種生茶,最好不要直接泡飲,可放在無油膩的鐵鍋中,用文火慢慢地炒,烤去生青氣,待產生輕度栗香后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