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態(tài)反應組織曾在30個國家12億人對過敏性疾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22%的人患有不同種類的過敏性疾病。即5個人中有一個患不同程度的過敏。在中國,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超過1億,過敏性哮喘的患者近2000萬。中國的過敏性疾病發(fā)病率在30%左右。
過敏反應,又稱變態(tài)反應,是指機體通過各種途徑接受某種抗原刺激并產生初次應答后,再次接觸相同變應原刺激時,發(fā)生的組織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強烈反應,從而引起各式各樣的生理功能紊亂或特定組織損傷為主的特異性免疫應答??杀憩F為皮膚、消化、耳鼻咽、呼吸等方面的不適癥狀,嚴重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過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遺傳性,有數據表明,大約有40%~50%的患者存在家族過敏史。父母沒有過敏史的孩子產生過敏的風險約為12%,如果父母之一有過敏史,孩子的過敏風險可升高到20%;父母雙方都具有過敏史,孩子過敏風險超過40%;父母都具有相同的過敏癥狀(如哮喘、濕疹等),則孩子具有相同過敏癥狀的風險可達70%。
過敏原的檢測常見方法
?。?)體內檢測:
·1895年JosefJandassonhn首次向全世界報告斑貼試驗
·1909年皮內試驗用于診斷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此后,lewis將點刺法引入臨床;
·激發(fā)試驗:模擬變應原進入體內的自然過程,是在靶器官上做的。
?。?)體外檢測:
20世紀60年代,國外學者開始將體外試驗引入臨床,過敏原體外試驗中,以檢測血清中IgE、特異性IgE和IgG較為常見;
·Uni-CAP系統:以放射變應原吸附試驗為原理的熒光酶聯免疫法.
·Mediwiss系統使用免疫印跡方法定量檢測患者血清中的lgE水平,用于體外檢測特異性變應原。
過敏反應的治療策略
(1)避免過敏原接觸是首選的方法;首先要尋找過敏原,然后盡可能避免與過敏原接觸。
?。?)抗炎為目的的藥物治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法,針對肥大細胞活化后的不同事件,可選擇抗組胺藥、鈣拮抗劑及抗白三烯治療??菇M胺藥尤其是第二代抗組胺藥仍是治療過敏反應的基本用藥。近年來關注到某些H1受體拮抗劑不僅可以直接阻斷組胺介導的生物學活性,還可以通過影響細胞膜上鈣離子通道和調控NF-κB的表達來減少炎癥介質的合成和釋放,從而起到抗炎癥作用,這無疑對伴有炎癥細胞浸潤的過敏反應起到一定治療作用,鈣通道阻滯劑如心痛定是慢性過敏反應和血管性水腫有效輔助治療藥物。部分抗組胺藥治療不敏感的病例,可試用抗白三烯治療,特別是對病理上伴有多形核白細胞浸潤為主的患者有針對性治療作用。
(3)免疫療法針對Ⅰ型免疫反應性疾病的病因療法,有預防發(fā)作的效用,其效果比較持久,故免疫療法在免疫反應性疾病的治療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可能改變疾病進程的療法。免疫治療誘導了臨床和免疫耐受,具有長期效果,可預防變應性疾病的發(fā)展。變應原特異性免疫治療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療程分為劑量累加階段和劑量維持階段,總療程不少于2年。應采用標準化變應原疫苗。適應證主要用于常規(guī)藥物治療無效的變應性鼻炎患者。免疫治療的禁忌證:①哮喘發(fā)作期;②患者正使用β受體阻斷劑;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虎苋焉锲趮D女;⑤患者無法理解治療的風險性和局限性。免疫治療可能出現局部和全身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