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是寶寶日常多見的疾病之一。通常表現(xiàn)為喉嚨發(fā)癢、不適、疼痛、異物感等。許多家長一旦見到孩子出現(xiàn)咽痛癥狀,不是認為孩子感冒了,就是覺得寶寶上火了,便自行用感冒藥或清熱藥物為孩子“治病”。沒那么簡單!不加判斷就亂服藥很危險!專家表示,常見導致孩子咽痛的原因有4種,家長要儲備知識、多留個心眼。
原因1
普通感冒或流感
“感冒或流感,在臨床上可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咽痛,這是比較常見的咽痛原因。”除了咽部不適和咽痛,感冒還可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等癥狀。
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可痊愈,不需要特殊治療。治療上如果沒有合并細菌感染的話,切勿擅自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抗生素濫用。若有發(fā)燒,如果體溫尚未超過38.5℃,盡量以物理降溫為主,如用溫水擦浴、冷敷等。出汗后應及時換掉弄濕的衣服、被單,以免著涼。若病情加重或久久不愈,則應及早到醫(yī)院診治,以免延誤治療。
原因2
化膿性扁桃體炎
化膿性扁桃體炎是小兒的一種常見病。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后,潛伏在人體咽喉和扁桃體隱窩內(nèi)原本相安無事的細菌便趁虛而入、滋生繁殖,致使扁桃體發(fā)炎化膿而出現(xiàn)全身癥狀。化膿性扁桃體炎局部可表現(xiàn)為咽痛明顯,吞咽時加重,疼痛嚴重的甚至可放射至耳部。
由于導致扁桃體炎的原因多是細菌感染,在治療上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抗菌消炎藥。飲食上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同樣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有發(fā)燒的患兒應給予對應的退熱處理。
原因3
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兒常見病。”皰疹性咽峽炎常發(fā)生于夏季,起病急,臨床表現(xiàn)為高熱、咽痛、流涎、厭食、嘔吐等。大一點孩子能表達出咽部的不適,小寶寶則有拒奶、哭鬧不安、流口水等表現(xiàn),嚴重的甚至還會影響到吞咽功能。其表現(xiàn)為咽部充血,咽腭弓、軟腭、懸雍垂的黏膜上有數(shù)個至十幾個2-4mm的灰白色的皰疹,周圍有紅暈,1-2天后破潰形成小潰瘍。
皰疹性咽峽炎的病程為1周左右,治療時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全身抗病毒治療及口腔黏膜的局部用藥治療。有發(fā)燒的患兒要做好退熱處理,尤其是高熱患兒,謹防驚厥。
原因4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兒童和青少年。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咽痛、肝脾和雙側頸部前后淋巴結腫大。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xiàn)軀干部的多形性皮疹,如丘疹、斑丘疹、蕁麻疹、出血性皮疹等,皮疹一般在4-6天出現(xiàn),持續(xù)1周左右消失。部分患兒咽喉部也可以出現(xiàn)類似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改變,扁桃體上也有膿性分泌物。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屬于自限性疾病,如果沒有合并其他并發(fā)癥,大多預后良好,臨床上一般采取對癥治療。如果沒有繼發(fā)細菌感染,則只選用抗病毒治療。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也可改善癥狀、縮短病程。重型患者短療程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也可以明顯減輕癥狀。另外,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兒若脾增大,為防脾破裂,2-3周內(nèi)還應避免從事與腹部接觸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