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尿路感染波及面廣、誘因復雜以及人體各器官互為影響,讓尿路感染形成反復發(fā)作、不易痊愈的疾病特點。
想要避免病情惡化,患者首先需要對尿路感染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
那么,經常尿路感染的原因有哪些呢?
1、病原菌:
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其次為克雷白氏桿菌、變形桿菌、糞鏈球菌、細球菌和綠膿桿菌。
2、憋尿:
這是女性常見的不良習慣,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長,萬一有少量細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時間繁殖,也有更多時間侵入組織。
3、機體抗病能力減弱。
如糖尿病、妊娠、貧血、慢性肝病、慢性腎病、營養(yǎng)不良、腫瘤及先天性免疫缺陷或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等。
4、梗阻因素。
如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異常、結石、腫瘤、狹窄、前列腺增生或神經源性膀胱,引起尿液滯留,降低尿路及生殖道上皮防御細菌的能力。
5、復燃和再感染。
尿路感染治療的不及時和用藥不當,常常導致病人反復發(fā)作,這就需要對感染復發(fā)尿路感染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溫馨提示:對待尿路感染,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間斷治療或過早停藥,都有可能導致該病情遷延不愈演化至最后,成為尿毒癥。尿路感染不是頑疾,一旦有復發(fā)征象,患者要立即采取針對性地預防和治療,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