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昏腦脹怎么辦?熬夜、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缺乏運動等等,都會導致頭昏腦脹情況的發(fā)生,對此,中醫(yī)教你幾個方法,幫你緩解頭昏腦脹情況。
中醫(yī)五招幫你緩解頭昏腦脹
一、頭部按摩緩解頭昏腦脹
中醫(y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堅持頭部按摩,可使任督脈氣血經絡通暢,起到清腦提神、健身強體的效果。頭部按摩,可以活躍大腦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大腦的供血量,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從而起到健腦作用。浴頭疏發(fā)以整個頭部為按摩對象。首先,松開十指,如梳頭狀,以十指指肚著力,用中等稍強的力量,從前發(fā)根外疏到后發(fā)根處,從前到后疏理整個頭部。重復做15—20次,用力的大小,以做完后頭皮微感發(fā)熱為好;疏理后,再用十指指肚均勻地揉搓整個頭部的發(fā)根,從前到后,從左到右,要全部揉搓到。方法就如平時撓頭狀,但不可用指尖,而要用指肚。反復做3—5次;最后,擠壓頭皮,用拇指、中指和食指,捏住頭皮,輕輕提起,再松開。反復進行,將整個頭皮擠壓二、三遍。手法要輕,用力要柔,忌用猛力,以免擠傷頭皮。
二、抓耳撓腮讓頭腦清醒
人體各器官均有神經末梢聚集在耳朵上,拉引、按摩耳朵能通過神經末梢對各器官進行刺激,調理人體臟腑機理,使肌體得以改善,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人的面部也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淋巴,有10根供血充足的動脈,有高度警覺的幾條神經,有34個穴位,摩擦面部等于刺激穴位,按摩經絡,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使人心情愉快,頭腦清醒。
三、刺激穴位拜托頭昏腦脹
當人們用腦過度精神疲憊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按揉前額,或者用拳頭輕輕地敲打,其實,這就是刺激頭部的兩個重要穴位“印堂”和“神庭”。
印堂穴是人體經外奇穴,《達摩秘功》中將此穴也列為“回春法”之一,可見其重要地位。神庭穴屬人體督脈,對神經系統有治療作用。按壓這兩個穴位對消除頭痛頭昏,恢復大腦的活力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按摩,互相補益,則效果更佳。
印堂穴在兩眉連線的正中間。按摩時將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較強的力點按10次。然后再順時針揉動20—30圈,逆時針揉動20—30圈即可。
神庭穴在印堂穴上面,發(fā)際正中直上半寸左右,按揉方法與印堂穴相同。
四、五招學會腦部保健操
第一節(jié)、吐納運動。雙足分開站立,閉目養(yǎng)神,排除雜念,兩臂向上高舉擴胸,用鼻吸氣,然后雙臂放下,稍稍用力及呼氣,如此循環(huán)反復8次。
第二節(jié)、“梳頭”運動。即是搓頭皮,兩手插入頭發(fā),由前向后,做“梳頭”動作8次。
第三節(jié)、按點風池穴。用雙手拇指按點風池穴(在后腦勺凹陷處),點時吸氣,松時呼氣,共按點7次。
第四節(jié)、拿肩運動。先用右手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合用力于左肩井穴處,著力向上拿提12次,然后用左手同上法,拿提右肩井穴12次。
第五節(jié)、“干洗臉”運動。兩手掌按住左右耳朵,兩手食指架在中指上,放在后腦處,輕輕叩打24次,然后手掌按住耳孔,再驟然抬開,可連續(xù)開閉放響8次。
五、其他小方法緩解頭昏腦脹
1、咬牙切齒??衫瓌宇^部肌肉,促進頭部血液循環(huán)進而起到清醒大腦,增強記憶力的功效,反復緊咬牙齒,又能促進口水分泌,口水中含有腮腺素,而腮腺素有延緩衰老的作用。所以,經常咬牙切齒可使大腦清醒,延緩衰老。
2、高抬腿腳。如果可能,將兩腿高高蹺起放在辦公桌上數分鐘,休息會兒,不僅可以減輕腳部和腿部靜脈的壓力,還可使頭部的供血量大大增加,讓你長時間繃緊了的神經得以放松,神清氣爽。
3、搖頭晃腦。腦袋由頸部支撐,頸部的作用不容小覷,頸部由頸椎關節(jié)、血管、肌肉韌帶等組成,搖頭晃腦可使這些組織得到活動。這樣,不但可以增加腦部的供血,還可以減少膽固醇在頸動脈血管積沉的可能,不僅有利于預防中風,還有利于高血壓、頸椎病的預防。
4、伸伸懶腰。上班族活動的機會少,常常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這時你不妨伸個懶腰,這雖是一個普通的動作,卻會給你的健康帶來意料不到的效果。當身體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時,肌肉組織的靜脈血管會淤積很多血液,這時伸個懶腰,會引起大部分肌肉舒張和收縮,很多淤積的血液被趕回心臟,將肌肉中一些廢物帶走,從而消除疲勞。
以上是簡單易操作的一些緩解頭昏腦脹的方法,做起來吧。
清熱解毒,清腦安神。用于頭身高熱、頭昏腦暈、言語狂燥、舌干眼花、咽喉腫痛、小兒內熱驚風抽搐。對高血壓、神經官能癥、神經性頭痛、失眠等皆有清腦鎮(zhèn)靜作用。
健客價: ¥33化痰醒腦,祛風活絡。用于神志不清,語言蹇澀,口角流涎,腎虛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及腦血栓形成的恢復期和后遺癥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33化痰醒腦,祛風活絡。用于神志不清,語言蹇澀,腎虛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
健客價: ¥12化痰醒腦,祛風活絡。用于神志不清,語言蹇澀,口角流涎,腎虛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及腦血栓形成的恢復期和后遺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41化痰醒腦,祛風活絡。用于神志不清,語言蹇澀,口角流涎,腎虛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及腦血栓形成的恢復期和后遺癥。
健客價: ¥35養(yǎng)心安神,抑風。用于龍失調引起的風入命脈,神經官能癥,神昏譫語,多夢,耳鳴,心悸顫抖,癲狂,啞結。
健客價: ¥22.46滋補肝腎,通絡止痛。用于肝腎不足所致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失眠,反應遲鈍,耳鳴,腰酸。
健客價: ¥43調節(jié)粘,熱,鎮(zhèn)靜安神。用于赫依,粘熱交爭,山川間熱,發(fā)燒,赫依引起的癲狂,昏迷,心神不安。
健客價: ¥68本品清心養(yǎng)血,鎮(zhèn)驚安神。用于胸中煩熱,心悸不寧,失眠多夢。
健客價: ¥14補肝益腎,養(yǎng)血安神。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頭痛眩暈,心悸不寧,失眠多夢、健忘。
健客價: ¥25育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怔仲健志,心悸失眠,虛煩不安。
健客價: ¥15生精補髓,益氣養(yǎng)血,強腦安神。用于腎精不足、氣血兩虧所致的頭暈、乏力、健忘、失眠;神經衰弱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9調節(jié)“粘”,熱,鎮(zhèn)靜安神。用于“赫依”,“粘”熱交爭,山川間熱,發(fā)燒,“赫依”引起的癲狂,昏迷,心神不安。
健客價: ¥30生精補髓,益氣養(yǎng)血,強腦安神。用于腎精不足、氣血兩虧所致的頭暈、乏力、健忘、失眠;神經衰弱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9補肝益腎,養(yǎng)血安神。用于肝腎不足所致頭痛眩暈,心悸不寧,失眠多夢,健忘。
健客價: ¥15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虛火內擾所致的心悸失眠、頭暈耳鳴。
健客價: ¥12.63補肝益腎,養(yǎng)血安神。用于肝腎不足所致頭痛眩暈,心悸不寧,失眠多夢,健忘。
健客價: ¥9.5補血滋陰,養(yǎng)心安神。用于陰血不足,失眠夢,心悸不寧,五心煩熱,盜汗耳嗚。
健客價: ¥10.5補血滋陰,養(yǎng)心安神。用于陰血不足,失眠夢,心悸不寧,五心煩熱,盜汗耳嗚。
健客價: ¥12.9調節(jié)“粘”熱,鎮(zhèn)靜安神。用于“赫依”,“粘”熱交爭,山川間熱,發(fā)燒,“赫依”引起的癲狂,昏迷,心神不安。
健客價: ¥36益氣養(yǎng)血,滋陰生津,養(yǎng)心安神。用于氣血兩虧、陰津不足所致的失眠多夢,神疲健忘,頭暈頭痛,心悸乏力,口干津少。
健客價: ¥26益氣養(yǎng)陰,安神。用于氣陰不足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氣短,久病體弱。
健客價: ¥22.5滋陰養(yǎng)血,寧心安神。用于陰虛血少所致的頭眩心悸,失眠健忘。
健客價: ¥22調理陰陽,益氣安神。用于神經衰弱,癥見失眠多夢,入夜煩熱,眩暈頭昏,記憶減退,神疲乏力。
健客價: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