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癥兒童在普通人的眼中無疑是神秘的,有人說他們都是天才,也有人說他們往往都存在智力障礙,實際上孤獨癥是一種大腦在發(fā)育過程中受到某種干擾后所產(chǎn)生的障礙,導致了孤獨癥者與他人的不同。孤獨癥面對障礙與特點包括交流方面,社交方面(一部分缺陷是由交流方面的缺陷導致的),和興趣與行為的刻板性。
我們應(yīng)如何面對?
?、闭_了解孤獨癥
如果想更好的和孤獨癥兒童生活在一起就要先對孤獨癥有正確的認識。包括他們的缺陷領(lǐng)域、強項、還有需要。有了了解很多“為什么”就會被解答。有了正確的認識也可以幫助我們正視與接受孤獨癥,在康復之路也不會走彎路。孩子“孤獨癥”的診斷并不意味著“世界末日”的來臨,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通過我們的努力孩子同樣會進步,會擁有有意義的生活。
⒉除刻版行為以外行為問題不是因為孩子有孤獨癥才有的
孤獨癥兒童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是他們首先都是孩子。他們也同樣有自己的生理需要,對物質(zhì)的需要,和被別人關(guān)注的需要。在需要不被滿足的時候會哭鬧、在要求過高而無法完成的時候會情緒爆發(fā)??墒沁@些問題行為正常孩子不也會有么?有些人會說“由于孤獨癥孩子才有問題行為”。不是,孤獨癥不意味著問題行為的產(chǎn)生。問題行為在孤獨癥孩子中容易發(fā)生,因為他們有溝通方面的缺陷。因此問題行為往往就成為了他們溝通的方式。
?、沉私夂⒆拥男枰吞攸c
很多孤獨癥兒童都有不錯的視覺理解能力。因此,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給他們視覺的提示。比如把一天會發(fā)生的事情用文字或圖片來表示,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同時,給予孩子一個可以與大人溝通的方式。圖片也好,手語也好。孤獨癥兒童有刻板行為,比如嘴里不同重復聽到的幾個詞或一句話,拿著一個物體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我認為行為都是有它的功能的,孩子這樣做是因為他/她需要這樣做。因此根據(jù)孩子能力我們可以教孩子在公共場合不要去做刻板行為,但是在家里我們在分析行為功能的同時可以允許孩子片刻的“刻板行為”。
為了使孩子更好的恢復和治療,父母需要接受事實,克服心里不平衡狀況并妥善處理工作和生活?;瘣坌摹⒛托?、恒心為動力。積極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訓練和治療中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