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內上髁骨折別名:肱骨內上髁骨骺撕脫骨折
(一)治療
無移位的肱骨內上髁骨折,無需復位,僅用長臂石膏托或超關節(jié)小夾板固定3~4周,拆除石膏或夾板后進行功能鍛煉。Ⅱ度以上骨折應先利用手法復位,失敗者再手術。
1.手法復位 局麻或臂叢麻醉,Ⅱ度骨折應采用肘關節(jié)屈曲90°,前臂旋前,使前臂屈肌放松,術者用拇指推開血腫,將骨折片自下向上推擠,使其復位。如為Ⅲ度骨折,可先由助手將前臂外展、旋后,使肘關節(jié)外翻,使之將內側間隙張開,然后伸腕、伸指,再過伸肘關節(jié),即所謂“三伸”復位法,然后迅速將前臂屈肌拉緊,將骨折片拉出關節(jié)間隙之外,變成Ⅱ度骨折后,再按Ⅱ度骨折處理。另一手法為一助手固定上臂下端,另一助手將前臂極度旋前,術者用拇指在肱骨滑車部由前上方向后下方推按,直至推出骨折塊。合并肘關節(jié)脫位者即Ⅳ度骨折,在肘關節(jié)復位過程中,移位的內上髁骨折常可隨之復位,如肘關節(jié)已獲復位,而內上髁尚未復位,可按Ⅱ度骨折處理。
2.經皮撬撥復位固定 除Ⅰ度骨折,因骨膜及屈肌腱附著部無撕裂,一般不會移位外,其他類型骨折復位后不穩(wěn)定,可發(fā)生再移位,在這種情況下,可采用閉合穿針固定,如骨折片有旋轉,手法難以復位者,可采用經皮鋼針撬撥復位,并用1~2枚克氏針作內固定,術后用石膏托或超關節(jié)小夾板外固定3~4周。
3.切開復位 適用于骨折分離較明顯,或骨折片嵌入關節(jié)腔手法難以解出,旋轉移位手法未能糾正及合并尺神經損傷者。手術應取肘內側切口,保護尺神經,顯露骨折端,清除血腫或肉芽組織,辨清骨折面方向,屈肘90°,前臂旋前,用巾鉗夾持骨折片復位,用兩枚細克氏針交叉固定。成年人骨折片較大的可用松質骨螺絲釘固定。較小的也可切除,將屈肌腱附著部縫合在附近筋膜上。兒童也可采用絲線縫合固定骨折片。合并尺神經挫傷應予以檢查,如較嚴重可同時做尺神經前置手術。術后用石膏托固定4~5周,拆除石膏托拔除鋼針后進行功能鍛煉。
(二)預后
一般預后良好。
肱骨內上髁骨折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肱骨內上髁骨折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肱骨內上髁骨折找醫(yī)生
更多 >肱骨內上髁骨折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重慶西南醫(yī)院 沙坪壩區(qū) 三級甲等
- 解放軍第476醫(yī)院 福州市 三級甲等
-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 芙蓉區(qū) 三級甲等
- 石家莊市第二醫(yī)院 石家莊市 二級甲等
- 深圳市鹽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 鹽田區(qū) 0
- 懷化市中醫(yī)院 懷化市 三級甲等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徐匯區(qū)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