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異性間質肺炎
(一)治療
主要采取糖皮質激素治療,潑尼松0.5mg/(kg·d),療程根據(jù)病情決定,直至疾病痊愈。進一步達穩(wěn)定狀態(tài),才能逐漸減量并停藥,療程至少1年。大多數(shù)病人治療后臨床癥狀、影像學和肺功能均有明顯改善,部分病人肺上陰影吸收,部分病人病情穩(wěn)定不變,少數(shù)病情繼續(xù)惡化。治療效果與病期有密切關系,細胞型處于疾病早期,療效理想。混合型療效次之。纖維化型已進入晚期,主為膠原纖維,對治療已無反應,療效差。到纖維化期是否應加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療效如何尚無定論。
(二)預后
NSIP預后較好,優(yōu)于IPF,平均死亡率為16%(0~29%)。5年存活率90%,10年存活率35%,而IPF則相應為43%,15%。尤其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后除對嚴重纖維化型外,其余皆能使病情好轉或穩(wěn)定。
閱讀 >>
非特異性間質肺炎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非特異性間質肺炎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