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搏動概述
肝搏動檢查是用于檢查腹部肝臟肝搏動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肝搏動有傳導性搏動和擴張性搏動。傳導性搏動,系因肝臟傳導了其下面的腹主動脈的搏動所致。擴張性搏動是由于右心室的收縮搏動通過右心房、下腔靜脈而傳至肝臟所致。區(qū)分兩者的檢查方法為病人立位,檢查者一手按于肝前面,另一手按于肝后面。如前后兩手皆感到肝與心搏同步(相當于心收縮后期)搏動,則為肝擴張性搏動;如僅肝前面的手有此感,肝后面的手無此感,說明為肝傳導性搏動。
肝搏動正常值
正常肝臟觸不到搏動,當肝大壓到腹主動脈或右心室增大到向下推壓肝臟時,可出現(xiàn)肝臟搏動。
肝搏動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正常肝臟或由炎癥、腫瘤等原因引起的肝腫大并不伴有搏動。觸到肝搏動,應注意其為傳導性搏動還是擴張性搏動。傳導性搏動,系因肝臟傳導了其下面的腹主動脈的搏動所致。擴張性搏動是由于右心室的收縮搏動通過右心房、下腔靜脈而傳至肝臟所致。病人立位,檢查者一手按于肝前面,另一手按于肝后面。如前后兩手皆感到肝與心搏同步(相當于心收縮后期)搏動,則為肝擴張性搏動;如僅肝前面的手有此感,肝后面的手無此感,說明為肝傳導性搏動。
需要檢查的人群:常規(guī)體檢項目,腹部異常者。
肝搏動檢查方法
觸診時,被檢查者處于仰臥位,兩膝關節(jié)屈曲,使腹壁放松,并做較深腹式呼吸以使肝臟上下移動。檢查者立于患者右側用單手或雙手觸診。單手觸診法較為常用,檢查者將右手四指并攏,掌指關節(jié)伸直,與肋緣大致平行地放在右側腹部估計肝下緣的下方或叩診肝濁音界的下方,隨患者呼氣時,手指壓向腹壁深部,吸氣時,手指緩慢抬起,朝肋緣向上迎觸下移的肝緣。如此反復進行,手指逐漸向肋緣移動,直到觸及肝緣或肋緣為止,需在右鎖骨中線上及前正中線上,分別觸診肝緣并在平靜呼吸時分別測量其與肋緣或劍突根部的距離,以厘米表示。
肝搏動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基本無不適合人群,但心理精神異常者應注意。
檢查時要求:
①觸診時手掌應緊貼腹壁,隨呼吸運動而上下起伏。吸氣時,手指上抬的速度應落后于腹壁的抬起;呼氣時,手指應在腹壁下陷前按壓。
②檢查腹肌發(fā)達者,右手應置于腹直肌外緣向上觸診,避免將腹直肌腱誤認為肝下緣。
③如遇右腹飽滿者,應考慮肝大因素,觸診時,右手應置于右鎖骨中線在腹部垂直線平臍水平或自右髂前上棘位置,開始觸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