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纈氨酸概述
正常人血漿氨基酸濃度呈晝夜性波動,一般以早晨8~10時之間為高峰,午夜時為低谷。氨基酸及其產物測定,對先天性或后天性代謝病的診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上測定血漿纈氨酸,要避免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影響,應在清晨空腹采血。標本溶血時不宜采用,以免由于紅細胞中的氨基酸進入血漿導致假性增高。
血漿纈氨酸正常值
207.78-242.34μmol/L。
血漿纈氨酸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高纈氨酸血癥。高纈氨酸血癥是由于患者缺乏纈氨酸轉氨酶,纈氨酸在體內轉化發(fā)生障礙,使血液和尿液的纈氨酸濃度特異的增高,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患兒出生后不久有劇烈嘔吐,發(fā)展到重危的酮癥酸中毒,出現(xiàn)嗜睡及昏迷,特征為在發(fā)作時吐出或從機體散發(fā)出像汗腳樣的強烈的惡臭。以上癥狀在出生后1-2周最強烈,以后逐漸地變?yōu)殚g歇性,在感染或攝取高蛋白時容易發(fā)作?;颊叩陌准毎霈F(xiàn)纈氨酸氨基轉移作用發(fā)生障礙,引起發(fā)育遲緩、智力障礙。
血漿纈氨酸檢查方法
清晨空腹采血后進行測定。
血漿纈氨酸注意事項
(1) 正常人血漿氨基酸濃度呈晝夜性波動,以早晨8-10時為高峰,午夜為低谷。抽血測定時,要避免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影響,應在清晨空腹采血為好。
(2) 若標本溶血不宜采用,否則可導致測定結果假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