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著肝功化驗單上那一串串數字,是不是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那么,現在就讓我來幫你理一理這團亂麻。
01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舊稱谷丙轉氨酶(GPT),正常情況下只存在于肝細胞內,肝細胞內的濃度是血液中的數千倍,正常血清ALT的濃度為40IU/L以下。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損傷、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甚或細胞壞死,肝細胞內的ALT就會釋放到血液中來。所以,血清ALT是反映肝細胞損害最早、也是最靈敏的指標。血清ALT濃度越高,說明肝細胞損傷越嚴重。當然,如果出現肝細胞大量壞死,肝內的轉氨酶已耗竭殆盡時,血清轉氨酶可由高濃度迅速下降到低濃度,同時出現血清膽紅素顯著上升,這種情況臨床上稱之“酶膽分離”,是病情危重的征兆。
0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舊稱谷草轉氨酶(GOT),正常情況下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內,其次是存在于肝細胞內,腎臟和骨骼肌中也有一定量的存在。正常血清AST的濃度也在40IU/L以下。如果只是血清AST單項升高,一定要注意排除心肌或腎臟損害,因為若是肝臟損害應同時還伴有血清ALT升高。
03谷氨酰轉移酶(GGT或γ-GT)
該酶廣泛分布于人體多種組織器官內,在肝臟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毛細膽管和肝內膽管上皮細胞中,經由膽道排泄。正常血清GGT的濃度為50IU/L以下。如果膽汁排泄不暢,膽管上皮細胞內的GGT可反流到血液,引起血清GGT升高。所以,血清GGT升高提示膽道有阻塞或肝內淤膽,如膽石癥、淤膽型肝炎等。
04堿性磷酸酶(ALP或AKP)
人體多種組織器官中都有ALP,但以肝臟和骨骼中含量最多。正常血清ALP的濃度為122IU/L以下。與GGT一樣,ALP也由膽管上皮細胞排泌,如果膽汁排泄不暢可反流入血引起該酶升高,所以血清ALP也是反映膽道阻塞和淤膽的指標。但需注意的是,健康兒童和青少年因骨骼發(fā)育,血清ALP也會升高,這種情況屬正常生理現象,不要誤認為是肝病。
05膽堿酯酶(ChE)
人體內有兩種膽堿酯酶,一種是乙酰膽堿酯酶,又稱特異性膽堿酯酶,另一種是血清膽堿酯酶,又稱非特異性膽堿酯酶,由肝臟合成。臨床上所檢測的就是血清膽堿酯酶,其反映的是肝臟的合成能力和儲備功能。正常血清膽堿酯酶(酶法)為5100~13600IU/L。血清膽堿酯酶是肝臟疾病唯一出現下降的酶,如果下降提示肝臟合成功能障礙,下降越多病情越重,持續(xù)嚴重下降提示預后不良。
06腺苷脫氨酶(ADA)
肝臟能合成一定量的ADA,正常血清值為25IU/L以下。血清ADA升高反映肝細胞損傷,但對于急性損傷,其靈敏度遠不如ALT和AST。其臨床價值在于對肝病慢性化和肝硬化的評判。當肝炎急性期過后,如果ADA仍持續(xù)升高,提示疾病向慢性化發(fā)展;慢性肝病患者ADA反復升高,提示纖維化程度較重,失代償性肝硬化ADA水平一般都高于代償性肝硬化。
07凝血酶及相關指標
凝血酶由肝臟合成,與凝血有關,其相關指標不屬于常規(guī)肝功檢查項目。但對病情比較重、并考慮有凝血功能障礙的肝病患者,醫(yī)生會檢查凝血功能,常以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原活動度(或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等為檢查項目。凝血酶原活動度低于40%(正常值80%-120%)或國際標準化比值大于1.5(正常值0.8-1.2)時,是診斷重型肝炎(肝衰)的重要標準。
肝功能異常的九大表現
肝功能異常,表示當肝臟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損害,可以引起肝臟形態(tài)結構的破壞和肝功能的代謝異常。肝功能正常與否試判斷肝臟健康的標準,這也是眾多肝病患者所關心的。肝功能異常若不及時調理,不能有效改善,將會更大程度上對肝臟造成損傷。
1、乏力易疲勞
多是由于肝細胞損害,致血清轉氨酶等酶類增高,而膽堿脂酶降低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食欲下降、飲食減少、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
2、皮膚表現
有些病例可出現肝病面容,表現為面色黯黑、黃褐無華、粗糙、唇色暗紫等;還可引起顏面毛細血管擴張,蜘蛛痣及肝掌,有些患者可有脾腫大。
3、消化道表現
食欲下降;消化功能異常,致食欲減退、厭油膩、惡心、嘔吐、腹泄或便秘等癥狀。
4、膽色素代謝異常
肝功能異??梢鹉懮卮x異常,可致黃疸,主要癥狀變現為為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5、營養(yǎng)代謝障礙
維生素類代謝異常,各種維生素的缺乏可致皮膚粗糙、夜盲、唇舌炎癥、浮腫、皮膚出血、骨質疏松等;糖代謝障礙,可致血脂含量改變,膽固醇合成及酯化能力降低。所以肝功能損害要視情況限制糖和其他高熱量食物的攝入,以免形成營養(yǎng)過剩,促使體內脂類物質增多而易發(fā)生高血脂或脂肪肝,加重病情。
6、凝血因子合成異常
肝功能異常導致凝血因子合成異常,可致牙齦出血、鼻出血等出血傾向。
7、性欲減退
激素代謝異常,可致性欲減退、男性乳房發(fā)育、女性月經失調、皮膚小動脈擴張,出現蜘蛛痣、肝掌、臉色黝黑等。
8、脂肪肝
肝臟是進行脂肪代謝、游離脂肪酸氧化和利用的重要器官,也是脂蛋白、大部分載脂蛋白的主要合成、分泌、降解及轉運場所。肝臟疾病時可引起血漿總脂肪酸濃度下降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缺乏,血漿游離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增高,過量的甘油三酯則以脂肪小滴形式貯存,從而導致脂肪肝。可引起肝區(qū)疼痛或叩擊痛等。
9、白蛋白合成異常
肝功能異常可導致白蛋白合成異常,白蛋白低,血液的膠體濃度下降,血液中的水分透過血管進入組織中,嚴重時導致腹水、胸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