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也叫漢森氏病(Hansen’sdisease),是一種由麻風分支桿菌侵犯人體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引起的慢性接觸性傳染病。麻風病主要病變在皮膚和周圍神經,臨床表現(xiàn)為麻木性皮膚損害,神經粗大,嚴重者甚至肢端殘廢。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廣,我國則流行于廣東、廣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區(qū)。建國后由于積極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發(fā)病率顯著下降。
據(jù)文獻記載,麻風病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但至近代,已經越來越少人知道有這種病的存在了,更不用說對此類病人的關注了。其原因是出于麻風病得到或者說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了。
早在15世紀,《馬來紀年》這部古典馬來文學就有關于麻風病的記載。知道19世紀初,隨著移民潮的涌現(xiàn),麻風病通過早期來自中國、印度和印尼的移民而被帶入馬來西亞。
而早在19世紀末,政府對于麻風病的態(tài)度則是采取隔離政策。在1920年到1930年,隨著藥物的改善,麻風病疫情已經受到控制。醫(yī)學界已經知道接受治療的病患者并不容易傳染麻風桿菌給其他人。許多醫(yī)學專家也認為強制隔離麻風病患者是不合理的。于是,在1923年,特拉維斯醫(yī)生提出一個比較人道的政策,鼓勵麻風病患者自愿接受治療,也允許能夠獨處自我隔離的病患,自行在家隔離。但詭異的是,英殖民政府非但沒有取消1901年的馬來洲屬麻風病患者收容所條例,以及檢疫和防疫法令,更在1926年制定了嚴格的管制麻風病患者新法令,即1926年麻風病患修訂法令。其主要目的是聚焦所有麻風病人在各麻風隔離營里集體接受長期的治療,以更有效和全面地控制麻風病。
根據(jù)1983年出版的《馬來西亞的麻風?。哼^去、現(xiàn)在和未來》所記載,隔離政策就像是一個“秘密武器”讓政府掌控病人。這個政策已經制造了恐慌,也建造了一道墻,狠狠地將病患從主流社會中驅逐出去,不準他們從事某種職業(yè),不準他們使用公共交通設施和交通工具以及出現(xiàn)在公共場合。這種種限制讓患者難以在社會上謀生,也受到了家人、親屬以及大眾的歧視,導致他們非得進入麻風病營不可。
這些麻風病院一直運作到如今仍有少數(shù)在維持。直到2011年,馬來西亞仍有3個麻風病院在運作,它們是雙溪毛糯麻風病院、淡杯麻風病院和拉惹查理·布魯克紀念醫(yī)院。
早期雙溪毛糯麻風病院實施了一套嚴格的管理機制。當時患者被強制隔離在那里接受治療,病人的親屬要來探訪需要提早申請。與親友會面時,也被規(guī)定只能在院區(qū)門口的小亭子里等候。為了避免外人受到感染,座位也以顏色來辨別。訪客離開前還必須噴灑消毒藥水。此外,所有的麻風病院禁止單身男女患者之間發(fā)生親密關系,以預防未婚先育。如果有情侶觸犯這條規(guī)定,將受到處罰。男患者將被罰勞作如掃馬路、清理水溝和除草等;女患者則被罰洗藥房和走廊。不過如果男女患者在病院日久生情,成為情侶,只要院方批準,他們就能搬到“結婚樓”住在一起。
根據(jù)新加坡學者羅家成在2009年出版的《庇護所的形成與衰微:麻風病在新馬及其現(xiàn)代性》一書中指出,雙溪毛糯麻風病院允許院內的男女病人結為夫婦,并為他們提供“結婚樓”的房子。但這些病患者一般相信麻風病會傳染和遺傳給后代,都不敢或多生孩子,造成病院嬰孩的出生率極低。在戰(zhàn)前,麻風病患者的孩子在雙溪毛糯麻風病院出生兩個星期后,就會被醫(yī)護人員暴走,送到吉隆坡中央醫(yī)院,許多孩子就這樣被收養(yǎng),從此與父母失散。
根據(jù)黃秋燕和彭秋霞在2006年7月出版的《希望之谷--雙溪毛糯國家麻風控制中心》一書中的記載,在“嬰兒之家”,父母不被允許近距離接觸孩子,喂母乳更是不被允許的。但后來證實麻風病人在接受治療后,病菌并不會傳染他人。事實證明麻風病并非遺傳性疾病。
早期的隔離政策和領養(yǎng)制度,暴露出政府為了避免引起主流社會的恐懼,以維護公共衛(wèi)生為由,犧牲了麻風病患者的基本權益,以致他們連最基本的親屬權也被剝奪。
本文來自網(wǎng)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lián)絡我們刪除!